廣州二手住宅市場回溫迅速,其中2月17日至25日,日平均網簽量達381套。資料圖
繼1月份“開門紅”之后,2月份,北上廣深二手樓市仍然錄得成交量同比大增。南都灣財社監測北上廣深的二手住宅成交發現,當中深圳和上海成交量大增超100%,北京和廣州同比增幅分別超80%、近30%。
明顯復蘇 2月深圳二手房簽約同比增長102.5%
在深圳,據深圳市房地產中介協會統計,2月深圳二手房簽約4858套,環比增長3.9%,同比增長102.5%。深圳中原地產的數據指出,2月深圳二手住宅過戶3677套,環比下滑19.3%,但同比上升106%。當月二手均價50687元/㎡,環比上升0.88%。
上海二手樓市回暖比深圳更為熱烈。網上房地產數據顯示,上海2月成交二手住宅14982套(不含商業辦公車位等),同比去年2月上漲約127%,創下近三年同期最高紀錄。當中2024年2月網簽7504套,2023年2月網簽19280套,2022年2月網簽12705套,而2023年表現最好還是因為當時整個春節均在1月份。即便與過去一年的月份相比,今年2月份的成交套數仍然可達到中間水準,甚至比2024年9月份(1.4萬多套)的成交量還要高一些。
在北京,中原地產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2月全月,北京全市二手房累計網簽達到11876套,環比1月份的12480套下調了4.8%,但同比2024年2月的6332套大漲了87.6%。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指出,2月下半月,北京樓市整體明顯復蘇,周末二手房成交量達到每天1000套以上,明顯開始出現“小陽春”行情。
廣州樓市 成交主力以剛需為主,中小戶型走俏
在廣州,據廣州市房地產中介協會數據,2月份(統計周期:1月26日至2月25日)廣州市二手住宅共網簽6278套、62.21萬平方米,同比分別增長29.04%和26.90%。在春節過后,二手住宅市場回溫迅速,其中2月17日至25日的日平均網簽量達381套,“預計2025年3月二手住宅網簽極大概率將回升至萬宗以上水平”。
數據顯示,南沙區二手住宅成交量增長幅度超過70%;荔灣區和黃埔區增長幅度均超40%;增城區、從化區、白云區和花都區的增長幅度在30%至40%之間;海珠區和天河區也有較快增長。在面積區間構成方面,建面60㎡以下、60-90㎡和90-120㎡所占比例環比分別增長1.60個、0.18個和0.39個百分點,120-144㎡和144㎡及以上所占比例環比分別下降0.10個和2.06個百分點,這也意味著當前廣州二手樓市的成交主力以剛需買家為主。
而在上周(2月24日-3月2日),廣州全市二手住宅網簽宗數環比增長6.23%,這已是自春節假期后的多連漲。從合富大數據監測可見,當周廣州二手住宅成交接近六成占比為中小戶型,剛需繼續成為推進廣州二手樓市復蘇的主力。尤其越秀區,中小戶型成交特征更趨明顯,二手網簽套均面積從前周的建面76.25㎡/套減少至上周的73.46㎡/套。
張大偉分析指出,在一系列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政策的作用下,一線城市樓市已經出現了積極的變化,且已連續高位運行4個月,“從未來市場趨勢看,‘小陽春’已經明顯出現了,預計2025年3月至5月,整體市場都會在高位運行”。
觀 察
“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
3月5日,在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政府工作報告發布。
在房地產方面,政府工作報告明確部署,提出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因城施策調減限制性措施,加力實施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充分釋放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潛力。優化城市空間結構和土地利用方式,合理控制新增房地產用地供應。盤活存量用地和商辦用房,推進收購存量商品房,在收購主體、價格和用途方面給予城市政府更大自主權。拓寬保障性住房再貸款使用范圍。發揮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作用,繼續做好保交房工作,有效防范房企債務違約風險。有序搭建相關基礎性制度,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適應人民群眾高品質居住需要,完善標準規范,推動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報告對今年房地產止跌回穩工作的開展提供了非常清晰的指引,對房地產市場釋放了哪些信號?
房地產政策還有調整和優化的可能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指出,此次房地產政策政府是放在“有效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的范疇之下表述的,和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表述一致。也意味著,今年在房地產止跌回穩或“穩住樓市股市”等系列工作上,要和化解風險、守住底線等工作思維密切配合。在樓市“止跌回穩”方面,去年四季度的止跌回穩是起步階段,如今要進一步堅持止跌回穩的工作,鞏固好連續5個月向好的發展態勢,促進今年小陽春行情和全年房地產市場向好發展。
嚴躍進指出,此次政策明確因城施策調減限制性措施,意味著今年各地的一些限購政策還將有調整和優化的可能。類似一線城市等情況有一定的特殊性,政策可以做進一步的調整優化,但沒有提及“完全廢除限制性措施”。“對于限制性措施,也不能直接理解為就是對限購的放松或取消,其實有些地方的政策本身就有足夠的放松空間”。
2025年存量房收購或將加速
此次政策明確,推進收購存量商品房,在收購主體、價格和用途方面給予城市政府更大自主權。拓寬保障性住房再貸款使用范圍。嚴躍進認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推進處置存量商品房工作”,而現在的表述是“推進收購存量商品房”。過去是強調處置的導向,而現在更加聚焦為“收購”。這就說明今年在處置存量商品房方面,各地要研究好“收購存量商品房”的工作方法和推進節奏,也強調了各地對購房政策放松放寬的自主權,對于收購存量商品房的重視程度和期待明顯增加。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認為,當前不僅土地庫存大,房屋庫存也大,特別是2022年之前出讓地塊建設的房屋,位置、戶型、配套均與當前需求不符合。近期,土地收儲獲得了進展,但房屋收儲提出得早,卻沒有明顯進展,主要是要求各地要有兩家國企來承擔,堅持市場化、法治化、資金平衡的原則,按照白菜價來收購,即土地劃撥成本+建安+5%的利潤等等,這導致收購很難推進。此次明確,主體、用途、價格地方可以自主,意味著2025年存量房收購將加速,這對于解決庫存去化、穩定房屋價格,進而穩定市場預期,實現止跌回穩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