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汽車市場迎來積極信號,特別是新能源汽車領域表現搶眼。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發布的數據,今年前兩個月,我國汽車產銷量呈現出穩健的增長態勢。
詳細數據顯示,今年1至2月,我國汽車總產量達到455.3萬輛,總銷量略低0.1萬輛,分別為455.2萬輛。與去年同期相比,產量增長了16.2%,銷量增長了13.1%。在這其中,新能源汽車的表現尤為突出,產銷分別完成190.3萬輛和183.5萬輛,同比增長均超過50%,達到了52%。更令人矚目的是,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占比新車總銷量的40.3%,顯示出市場對其的高度認可。
不僅如此,新能源汽車在出口方面也取得了顯著成績。據統計,前兩個月新能源汽車出口量達到28.2萬輛,同比增長54.5%,進一步鞏固了我國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地位。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分析指出,春節過后,汽車企業迅速恢復生產,新品發布和促銷活動層出不窮,市場活力顯著增強。新一輪以舊換新政策的實施,以及企業技術升級和產品創新,也有效刺激了汽車消費需求的增長。
與此同時,乘聯分會發布的3月份全國乘用車市場展望報告預測,隨著各行各業快速恢復正常運作,3月中國乘用車市場銷量有望繼續強勁增長,其中新能源汽車將成為主要推動力,而傳統燃油車市場則可能繼續面臨挑戰。
對于全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乘聯分會持樂觀態度。他們預計,2025年新能源車產銷量將達到約1600萬輛,帶動超過2萬億元的銷售額。同時,由于今年是新能源車輛購置稅免稅政策優惠的最后一年,預計可以釋放出約2000億元的車購稅免稅利好,總計將達到4000多億元的規模,補貼力度堪稱歷史之最。
資本市場也對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表現出濃厚興趣。據相關統計,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個股年內股價平均上漲13.19%,部分個股如方正電機、雙林股份、銀輪股份、臥龍電驅等漲幅更是超過60%。整車企業中,安凱客車、比亞迪、金龍汽車等也表現出色。
在具體企業層面,北汽藍谷近日發布的產銷快報顯示,其子公司北汽新能源2月銷量大漲401.8%,達到6227輛。1至2月累計銷量為13446輛,同比增長391.99%。北汽藍谷還透露,在售車型阿爾法S5已接入自主研發的百模匯創平臺,實現智能座艙的再次進化,該功能將于4月份正式上線。
福田汽車同樣表現出色,2月銷量達到47208輛,同比增長56.1%。其中,新能源銷量7587輛,同比增長高達272.3%。公司表示,隨著城市化推進和物流行業分工細化,廂式貨車市場將繼續擴容,2025年輕客目標市場總量預計突破40萬輛,以新能源增長為主。
在業績方面,多家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公司也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雅化集團預計2024年凈利潤約2.8億元至3.3億元,同比增長596.26%至720.60%。雙林股份、中通客車凈利潤同比增幅均超過100%。賽力斯、安凱客車等整車企業也實現了業績扭虧為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