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黑神話:悟空》的實機畫面在RTX5090上絲滑到像開了“子彈時間”,玩家們終于意識到:英偉達的DLSS4技術,可能真把游戲行業的天花板捅穿了。
2025年3月,搭載DLSS4的RTX50系列顯卡全面上市。這個被玩家戲稱為“電子偉哥”的技術,用一組數據讓全球玩家瘋狂:在《賽博朋克2077》4K分辨率下,開啟DLSS4后幀數突破250幀,比三年前頂配電腦的幀率翻了6倍;《霍格沃茨之遺》平均462幀的絲滑體驗,直接讓電競顯示器廠商連夜升級生產線。而這一切的核心,竟是AI教會了顯卡“無中生有”——每生成1幀真實畫面,就能腦補出3幀虛擬幀。
“作弊級”技術:AI腦補畫面,幀率原地起飛
DLSS4的底層邏輯堪稱“魔法”:傳統顯卡吭哧吭哧渲染每一幀,而RTX50系列的AI算法直接“擺爛”——只渲染1/4的像素點,剩下的全交給神經網絡去猜。但這次它猜得太準了。
測試數據顯示,在《心靈殺手2》的暴雨場景中,DLSS4用Transformer模型還原了雨滴撞擊傘面時飛濺的12種水花形態;《漫威爭鋒》的粒子特效戰場,AI生成的虛擬幀甚至比原生渲染更干凈利落。最離譜的是《戰錘40K:暗潮》,4K最高畫質下顯存占用反而降低400MB,“省著吃還能跑更快”的騷操作,讓AMD工程師看了想摔鍵盤。
老黃(黃仁勛)在CES展上笑得像個拿到新玩具的孩子:“RTX5090性能是4090的兩倍!”但玩家們心知肚明——這個“兩倍”里,至少1.5倍是DLSS4的功勞。
幀率暴增背后:一場蓄謀20年的技術豪賭
把時間撥回2006年,當英偉達花3.57億美元收購AGEIA公司時,沒人理解他們為何要買下一家物理引擎公司。19年后謎底揭曉:物理引擎的并行計算能力,正是訓練DLSS4超分辨率模型的秘密武器。
與AMD死磕傳統光柵化不同,英偉達從CUDA架構開始就偷偷給AI鋪路。RTX50系列的Blackwell架構里,第五代Tensor Core的AI算力較前代暴漲154%,相當于給每個顯卡焊上了微型超算。這種“用AI打敗物理規律”的霸道,在《賽博朋克2077》光追全開場景中展現得淋漓盡致——DLSS4生成的三幀虛擬畫面里,連霓虹燈管表面的指紋氧化層都被AI腦補出來。
國產游戲神助攻:黑神話悟空成最大贏家
當海外大廠還在為適配DLSS4抓狂時,國產3A大作《黑神話:悟空》已宣布首發支持該技術。試玩畫面顯示,開啟DLSS4后,金箍棒揮動時的殘影從32層增加到128層,妖怪鱗片在逆光下的金屬漸變過渡堪比現實攝影。游戲科學創始人馮驥感慨:“DLSS4讓我們省下20%開發周期,把精力全砸在妖怪表情的肌肉模擬上。”
這波技術紅利正在重構行業格局。據統計,全球已有75款游戲火線接入DLSS4,其中15款是中國團隊開發。《原神》《永劫無間》等國產游戲在Steam上的4K用戶占比,從去年12%猛增至37%。玩家戲稱:“以前是顯卡拖累游戲,現在是游戲倒逼顯卡。”
爭議與未來:8倍幀率該不該算作弊?
當然,質疑聲從未停止。硬核玩家社區里,關于“DLSS4生成的是不是假幀”的爭吵已蓋起千層樓。實測數據顯示,在《CS2》這類電競游戲中,DLSS4雖然幀數暴漲,但操作延遲僅降低75%——對于職業選手,這仍然比不過關閉特效的極致響應。
更大的麻煩來自價格。RTX5090比前代貴25%,三萬元售價讓網友哀嚎:“以前是賣腎買iPhone,現在得賣肝買顯卡。”不過轉頭看到《黑神話:悟空》在RTX5090上呈現的敦煌壁畫級畫面,又有人咬牙刷爆信用卡:“就當給國產3A眾籌了!”
結語:你愿意為AI生成的未來買單嗎?
站在2025年的春天回望,DLSS4或許正掀起游戲史的第三次革命:第一次是3D加速卡讓像素點立體起來,第二次是光追技術虛構出物理真實,而這一次,AI直接把腦補畫面寫進顯卡基因。
當RTX5090用神經網絡渲染出比現實更細膩的虛擬世界,我們究竟是在擁抱未來,還是被技術馴服了審美?在評論區說出你的觀點——特別是體驗過《黑神話:悟空》DLSS4版的朋友,歡迎來曬幀率、秀畫質、拍醒還在用RTX3060的釘子戶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