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電動寶馬3系(預計命名為i3)將成為寶馬Gen6模塊化電動平臺的第二款量產車,緊隨iX3 SUV之后。該平臺搭載800V高壓電氣架構,充電效率可匹敵保時捷Taycan等競品,同時電池能量密度較現有車型提升20%,續航里程預計增加30%。
這一技術躍進不僅依賴物理結構的優化,更得益于寶馬在電控系統與熱管理領域的深度研發。結合寶馬維修信息系統(RMI)對電動化技術的全面支持,i3有望在充電效率與電池壽命上樹立新標桿。
盡管測試車偽裝嚴密,但仍可辨識出Neue Klasse概念車的核心設計語言:環繞式前格柵集成雷達與攝像頭模塊,極簡化的車身線條,以及保留的霍夫邁斯特彎角。
不過,量產版對概念車進行了務實調整——LED大燈回歸傳統造型,尾部貫穿式燈帶被圓形剎車燈取代,后保險杠設計更趨保守。
內飾雖未曝光,但參考概念車的全幅HUD、異形中控屏與觸覺方向盤,i3或將重新定義豪華電動車的交互邏輯,與特斯拉Model 3的極簡主義形成差異化競爭。
寶馬明確表示,新一代3系將延續燃油與純電并行的策略。現款G20車型已全面取消柴油引擎,主力車型搭載2.0T/3.0T汽油機及63英里純電續航的插混系統。而i3的推出,標志著寶馬在電動化轉型中采取「漸進式」策略:既通過Neue Klasse平臺搶占高端電動市場,又保留內燃機車型滿足保守用戶需求。
最引人注目的當屬電動M3的規劃。據透露,其四電機系統可實現毫秒級扭矩矢量控制,動力輸出策略比燃油版M3更激進。這種「瘋狂動態表現」的背后,是寶馬對電動性能車的重新定義——不再依賴機械限滑差速器,而是通過軟件算法實現精準操控。
不過,如何平衡電動化帶來的重量增加(預計超2.3噸)與操控敏捷性,將是工程團隊的最大挑戰。
面對奔馳CLA獵裝版與奧迪A4 e-tron Avant的圍剿,寶馬可能復活3系旅行版(Touring)。該車型若搭載Gen6平臺,將成為首個純電豪華旅行車,填補Model 3/Y無法覆蓋的細分市場。
從Neue Klasse概念車的驚鴻一瞥,到偽裝測試車的務實調整,電動i3的誕生不僅是產品迭代,更是寶馬對豪華電動車價值體系的重新詮釋。在特斯拉以成本優勢碾壓、奔馳以設計革新突襲的當下,寶馬選擇用800V架構與模塊化平臺構筑技術護城河,同時以「油電共生」策略緩沖轉型陣痛。2026年的電動豪華轎車市場,或將因這場「巴伐利亞革新」而重寫競爭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