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德系品牌在中大型豪華轎車領域的核心產品,“56E”的換代和更新一直備受矚目,隨著新一代5系和E級的推出,也子啊2025年推出了全新A6,除了設計的變化,在動力系統、懸掛調校、空間和靜謐性上也有明顯的改進。那么2026款實際表現如何?下面我們來詳細分析。
MHEV plus全系混動
新一代奧迪A6首次全面引入MHEV plus輕混增強版技術,涵蓋2.0 TDI柴油、2.0 TFSI汽油以及旗艦3.0 TFSI V6三款發動機。該系統的核心由48V鋰電池、BAS皮帶式交流發電機和動力總成發電機組成,部分工況下,可以純電驅動,是一種介于插混和輕混之間的混動。
在低速城市路況下,比如如堵車緩慢行駛或停車,車輛可完全依賴電機驅動,降低油耗;加速時,電機額外提供230Nm的扭矩和24馬力的動力輔助,彌補渦輪遲滯,提升響應速度,這個扭矩不輸一些插混車型的電機。
減速時,系統可回收25KW的能量,并通過無縫制動技術,將機械制動與能量回收平滑銜接,你在開車時幾乎察覺不到切換過程。這種新型混動還有個實用功能,那就是即便發動機熄火,48V系統仍能驅動空調壓縮機,保持車內恒溫,避免傳統燃油車一熄火就悶熱的尷尬。
入門款的2.0 TFSI功率為204馬力,采用米勒循環與可變幾何渦輪VTG,燃油經濟性提升,動力表現略顯保守。3.0 TFSI功率達到367馬力,V6引擎配備VTG渦輪和quattro ultra四驅組合,彌補性能短板,但售價高昂,歐洲起價超7萬歐元。
MHEV plus雖然擁有純電續航能力,但僅支持短距離,相比插電混動略顯雞肋。同時系統組件復雜,后期維修費用高于傳統燃油車。
一款車三種不同的懸掛
新一代A6提供三種懸掛配置,包括標準懸掛、車身降低20毫米的運動懸掛以及可選的自適應空氣懸掛。自適應懸掛可以智能調節,日常模式下,車身比標準懸掛低20毫米,降低風阻;動態模式再降10毫米,增強操控穩定性;而抬升模式可將底盤升高20毫米,應對坑洼路面。
和老款一樣,新一代A6依舊采用前后五連桿的懸掛結構,懸掛的控制臂大多采用鋁合金材質,降低簧下質量,配合液壓襯套,過濾路面顛簸,同時保持精準轉向反饋。A6還擁有后輪轉向,低速時后輪反向轉動5度,轉彎半徑比上代減少1米,靈活堪比緊湊級轎車;高速時后輪同向偏轉,提升變道穩定性。
尺寸空間的變化
對于中大型轎車來說,尺寸空間也至關重要,新一代A6車身長度增至4.99米,比上代增加60毫米,軸距達到2927毫米,已接近標軸A8(2998毫米)。這意味著后排腿部空間增加約50毫米,配合可調全景天窗,頭部壓抑感更少,天窗帶有電變遮陽簾。行李廂容積維持492升,寬度達1050毫米,可并列放入兩個28寸行李箱,后排座椅支持4:2:4放倒,滑雪板等長物品可以輕松放進去,電動尾門支持腳踢感應,新增投影燈提示感應區域,實用性提升。
新一代A6還優化了車艙噪音控制,隔音性能比上代提升30%,車窗與車門密封條重新設計,尾門新增專用隔音膠條,19英寸及以上輪轂標配噪音吸收器(內嵌泡沫環),降低胎內空氣共振。發動機與變速箱懸置襯套也進行了升級,減少振動傳遞;S tronic雙離合變速箱齒輪齒形優化,換擋噪音降低。
在120km/h巡航時,車內噪音僅為63分貝,媲美純電車型。B&O音響帶有頭枕揚聲器,可實現駕駛席專屬導航提示,避免干擾其他乘客。但另一方面,隔音材料的堆砌令車重增加約80公斤,影響了操控。
選車偵探觀點:新一代A6采用MHEV plus技術,兼顧性能與油耗,空間向標軸的A8靠攏,車艙靜謐度也有明顯的變化,后期國產,預計車身和軸距將進一步加長,車內空間更大。當然新車也存在缺點,比如輕混系統相比插混實用性有限,養護成本高。大家覺得新一代奧迪A6怎么樣?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