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每天通勤60公里、周末喜歡周邊自駕的上班族,最近深度試駕了智界S7 2025款Max后驅超長續航版(以下簡稱“智界S7”)和比亞迪漢L EV 2025款601KM四驅激光雷達旗艦型(以下簡稱“漢L”)。這兩款車價格相近(智界S7 28.98萬,漢L 27.98萬),但性格迥異:一個是華為賦能的“種子選手”,一個是比亞迪打磨的“性能派”。到底誰更適合你的日常?聊聊三天試駕下來的真實感受。
一、外觀:一個肌肉感拉滿,一個優雅中帶點復古
智界S7:轎跑姿態+細節小心思
初見智界S7,最抓人眼球的是“鯤鵬展翼”前臉——封閉式格柵兩側的導流風刀像展開的翅膀,搭配貫穿式日行燈,視覺上拉寬了車頭。4971mm車長配合2950mm軸距,加上溜背式車頂和19英寸熏黑輪轂(可選紅色卡鉗),側面看像一臺壓低車身的性能轎跑。無框車門和隱藏式門把手是加分項,開關門質感厚重,高速風噪控制不錯(實測80km/h風噪68分貝)。車尾小鴨尾和貫穿式尾燈簡約耐看,新增的“碧波青”配色在陽光下像流動的綢緞,比傳統黑白更顯年輕。
漢L EV:大氣穩重,細節藏經典
漢L的設計更偏向“中式優雅”:5050mm車長,軸距2970mm較為寬敞,車身線條平直舒展,封閉式格柵搭配鍍鉻飾條,兩側大燈組像丹鳳眼,車尾“回字形”尾燈呼應比亞迪家族設計,識別度很高。19英寸輪轂造型偏簡約,沒有太多的運動感,但外露的剎車卡鉗尺寸更大(漢L四驅版標配Brembo卡鉗)。車身顏色“雪山白”很顯質感,但全系沒有無框車門,少了點新能源車的科技感。
小結:智界S7像穿西裝的運動員,適合喜歡個性運動風的年輕人;漢L更像商務精英,穩重設計討好家庭用戶。
二、內飾:舒適取向不同,細節見真章
智界S7:鴻蒙座艙+“按摩大床房”
坐進智界S7,最直觀的是12.3英寸儀表+15.6英寸中控屏的黃金組合,搭載HarmonyOS 4系統,語音交互響應速度快(喊“小藝”喚醒僅需0.8秒),支持四音區識別,后排乘客說“打開遮陽簾”也能精準執行。座椅是最大驚喜:標配的絲云座椅表面是親膚仿皮,內部填充軟硬適中,主駕16向電動調節(帶腰部4向支撐),副駕有腿托和零重力模式——周末在車里午休,放倒副駕座椅,配合10點式按摩(腰部加熱+肩部揉捏),比家里沙發還舒服。后排配備獨立空調、香氛系統、PM2.5凈化,新車幾乎沒有異味(實測甲醛含量0.04mg/m³)。
漢L EV:實用主義,材質偏硬
漢L的內飾走簡約路線,15.6英寸豎屏+10.25英寸儀表,車機系統是DiLink 4.0,功能豐富但流暢度有待提升(導航縮放時有輕微卡頓)。座椅是真皮材質,但填充物偏硬,主駕僅12向調節(腰部支撐2向),副駕沒有腿托,長時間乘坐腰部容易酸。好在后排空間表現出色:175cm乘客坐后排,腿部空間兩拳,頭部空間一拳(智界S7頭部空間四指),但溜背設計對后排中央乘客不太友好(地臺純平,但頭頂壓得低)。配置上,漢L四驅版多了模擬聲浪(加速時模擬V8引擎聲)、220V電源插座,露營時能接電火鍋,這點很實用。
小結:智界S7內飾像“移動按摩房”,適合注重舒適性的用戶;漢L更像“實用工具艙”,材質和配置偏向功能性。
三、空間:日常夠用,載物能力有差異
智界S7:溜背影響頭部,后備廂更規整
作為5座車,智界S7前排調整到適合165cm駕駛員的位置后,后排腿部空間一拳半,頭部空間因溜背設計剩四指——180cm以上乘客坐后排建議靠前坐。后備廂常規容積420L,縱深不錯,能橫放2個24寸行李箱+嬰兒車,后排座椅按比例放倒后擴展到1450L,放折疊自行車或露營裝備無壓力。車內儲物格豐富:前排扶手箱能放6瓶礦泉水,車門板可容納1L保溫杯,副駕手套箱帶阻尼感,開合順手。
漢L EV:垂直空間較好,后備廂開口小
漢L的方正造型讓后排頭部空間多了兩指(一拳+),橫向寬度1963mm和智界S7相近,三人并排坐不擁擠。前備廂容積115L,但開口高度低(1505mm車高 vs 智界S7 1474mm),搬運行李時需要彎腰。后排座椅支持整排放倒,實測放3個28寸行李箱需要斜著擺,實用性待提升。儲物空間中規中矩:前排杯架帶限位器,中央扶手箱深度一般,好在后排有獨立空調出風口和USB-C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