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聯合11家車企發布智能輔助駕駛安全倡議
4月27日消息,華為乾崑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官微發布了《智能輔助駕駛安全倡議》,該倡議得到了廣汽、上汽、江汽、奧迪、東風猛士、嵐圖、深藍汽車、北汽、阿維塔、賽力斯、奇瑞汽車等11家汽車品牌的高管署名支持。
倡議內容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技術先行,即持續投入核心技術研發,提升整車主動安全能力;
營銷透明,倡議全行業實事求是宣傳,明確智能輔助駕駛的功能邊界和使用條件;
用戶為本,華為將與各品牌合作推出“智能輔助駕駛安全訓練營”,提升用戶安全駕駛意識;
標準共建,倡議全行業積極參與行業標準建設,提升安全標準。
華為表示,愿與全行業一道,以安全為燈塔,構建“全時速、全方向、全目標、全天候、全場景”的安全底座,持續提升行業智能輔助駕駛安全基線。
▍小鵬汽車推行業首個智能輔助駕駛保險:NGP退出后5秒權益保障,最高賠100萬
4月28日消息,小鵬汽車宣布推出智能輔助駕駛安心服務,售價239元。該服務為行業唯一在NGP(導航輔助駕駛)退出后5秒內仍可享受權益的保險,最高補償金額可達100萬元。
小鵬智能輔助駕駛安心服務具備四大優勢:全面覆蓋各種場景、合作保險公司眾多、賠付次數無限制、適用于小鵬全車系。車主在購買小鵬保險(包括交強險和商業險)后,可通過小鵬汽車App中的服務-保險服務板塊購買該安心服務。小鵬汽車強調,智能輔助駕駛安心服務旨在為車主提供更全面的保障,增強駕駛過程中的安全感。
▍中國首部車載激光雷達國標發布,市場規模激增至62.63億元
4月30日消息,我國車載激光雷達領域的首個國家級標準《車載激光雷達性能要求及試驗方法》(GB/T 45500-2025)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布并實施。該標準自2021年預研,2023年3月正式獲批立項,歷時三年多,涉及五十余家國內主要激光雷達制造商及核心整車企業共同制定。
標準規定了車載激光雷達的多項性能要求,包括測距能力、精度、角度精度等探測性能要求,以及電氣、機械性能、環境適應性等要求,旨在保障車載激光雷達系統的安全性與可靠性。隨著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車載激光雷達市場迎來爆發式增長。據Yole Group發布的報告,2024年全球車載激光雷達市場規模攀升至8.61億美元,同比增長60%。中國汽車市場激光雷達年裝機量已跨越150萬臺大關,15萬元以上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達到25%,預計2025年將翻倍至300萬顆。《車載激光雷達性能要求及試驗方法》的實施,為行業提供了權威、統一的標準體系,有助于規范行業發展,提升產品性能和安全性。
▍工信部發布2025年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加快自動駕駛安全國標
4月28日消息,工信部發布2025年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旨在健全標準體系、提升標準質效、強化實施應用,以標準助力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工作要點包括構建標準體系“四梁八柱”,優化完善重點標準體系建設,前瞻布局前沿領域標準研究,加快推進標準國際化戰略。特別強調提高新能源汽車安全水平,強化智能網聯汽車標準供給,加快汽車芯片標準制修訂,推進汽車電子標準研究,加強汽車綠色低碳標準研制。
具體措施涉及電動汽車安全要求、動力電池安全、智能網聯汽車標準、汽車芯片標準、汽車電子標準等多個方面。工信部將推動電動汽車遠程服務與管理等標準發布及動力電池安全要求標準實施,加快自動駕駛系統安全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研制,構建自動駕駛系統安全基線。同時,將加快汽車芯片環境及可靠性通用規范、信息安全、一致性檢驗等標準制定,完善汽車芯片基礎評價方法。
此外,工信部還將強化汽車安全標準底線支撐,夯實汽車通用標準基礎支撐,深入開展用戶體驗標準化研究,穩步擴大標準制度型開放,深化汽車技術法規制定協調,全面參與國際技術標準制定,鞏固擴大全球伙伴關系,積極對接國家戰略需求,加強標準與技術創新互動,推動組織建設升級煥新,提升汽車標準管理質效,強化汽車標準宣傳推廣,深化汽車標準協同聯動,加強標準化人才培養。
▍智己汽車與Momenta宣布聯合開發的IM AD智能輔助駕駛正式出海
4月25日消息,智己汽車與Momenta聯合宣布,雙方合作開發的IM AD智能輔助駕駛系統正式出海。這一行業首個量產級智能輔助駕駛國際化戰略合作,將為東南亞、澳新、歐洲、中東等市場提供標桿解決方案。該系統無需依賴高精地圖,即可在歐、亞、澳等多大陸復雜路況中實現“開箱即用”。
智己汽車本月早些時候宣布正式進軍澳大利亞,并在4月5日至6日攜旗下兩款全球化戰略車型——LS6海外版IM6、L6海外版IM5亮相墨爾本車展。按計劃,這兩款車型將于年中在澳大利亞正式上市。此外,智己汽車還宣布,2025年內將全面進軍沙特等海灣國家,2026年將覆蓋整個中東地區,并已與中東頭部經銷商達成深度合作。
▍聚焦智能駕駛硬件升級 理想L系列智能煥新版將于5月8日上市
4月28日消息,從理想官方渠道獲悉,理想L系列智能煥新版將于5月8日上市。根據此前的消息,理想L系列智能煥新版將會聚焦于智能駕駛硬件的升級。
據悉,AD Max 車型將會從英偉達雙 Orin-X 芯片升級到單 Thor-U 芯片。雙 Orin-X 與單 Thor-U 的 AD Max 車型都提供高級輔助駕駛和全場景 NOA 的功能,除了能夠運行目前的端到端 +VLM 大模型之外,也都將支持今年后續會推出的更強大的 VLA 大模型。
而 AD Pro 車型將從地平線 J5 芯片升級至 J6M 芯片,同時增加激光雷達,在主動安全能力上看齊 AD Max。J5 與 J6M 的 AD Pro 都提供高級輔助駕駛和高速 NOA 功能,并通過 OTA 持續升級。
此外,理想 L 系列智能煥新版電池、電驅動和內飾的造型方面將于現款在售車型保持一致。
在 2025 上海車展上,理想 L6 智能煥新版正式上市,共推出 2 款車型配置,售價區間 24.98-27.98 萬元。
▍Canalys預測:2025年中國L2級自動駕駛功能滲透率將達62%
4月29日消息,Canalys 發布報告預測,中國市場 L2 級及以上功能的車輛滲透率將在 2025 年達到 62%,相較于 2024 年有顯著提升。預計到 2027-2028 年,城市 NOA 的增速將超過高速 NOA,市場結構的快速演變將重塑 SoC 競爭格局。目前,越來越多的主機廠將中高階 ADAS 功能下放到 10-20 萬元的主力車型中,以比亞迪、吉利、奇瑞和紅旗為代表的主流主機廠通過跨平臺的駕駛輔助方案排布策略,系統性地推出功能分級清晰、配置連貫的 ADAS 方案。Canalys 還預計,到 2025 年新能源滲透率將接近 60%,年銷量達到 1350 萬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