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我國汽車市場延續了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盡管面臨環比小幅下滑,但同比仍實現穩健增長,最終助力前4個月首次超過1000萬輛。
根據中汽協最新統計數據,今年4月,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61.9萬輛和259萬輛,環比分別下降12.9%和11.2%,同比分別增長8.9%和9.8%。

1-4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017.5萬輛和100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2.9%和10.8%,產銷增速較1-3月分別收窄1.6和0.4個百分點,這是我國歷史上,前4個月產銷量首次超過1000萬輛水平。
對此,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分析指出,內需潛力加快釋放,起到較好支撐作用;出口在外部環境急劇變化形勢下保持穩定;表現活躍,產銷延續快速增長態勢,是汽車市場產銷較去年同期實現平穩增長甚至突破歷史的重要原因。
前4個月產銷首超千萬輛,乘用車占比超八成
數據顯示,2025年4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225.7萬輛和222.3萬輛,環比分別下降12.4%和10%,同比分別增長10.2%和11%。從數據來看,盡管環比有所下降,但同比的顯著增長顯示出乘用車市場的強勁動力。

分品牌來看,中國品牌4月乘用車共銷售157.1萬輛,同比增長23.5%,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70.7%,銷量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7.1個百分點。在主要外國品牌中,與上月相比,法系品牌銷量呈兩位數增長,其他四大主要品牌銷量均呈兩位數下降;與上年同期相比,韓系品牌和法系品牌銷量呈不同程度增長,其他三大主要品牌銷量呈兩位數下降。
另在乘用車主要品種中,與上月相比,交叉型乘用車小幅增長、銷量小幅下降,其他三大類乘用車品種產銷均呈不同程度下降;與上年同期相比,四大類乘用車品種產銷均呈不同程度增長,其中交叉型乘用車產銷增速最為顯著。
1-4月產銷累計完成876.5萬輛和864.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4.5%和12.4%。其中,中國品牌乘用車共銷售594萬輛,同比增長27.4%,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68.7%,銷量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8.1個百分點。在主要外國品牌中,與上年同期相比,韓系品牌和法系品牌銷量呈不同程度增長,其他三大主要品牌銷量均呈兩位數下降。
在乘用車主要品種中,與上年同期相比,四大類乘用車品種產銷均呈不同程度增長,其中交叉型乘用車產銷增速更為顯著。這一現象背后,既有消費升級的推動,也有政策紅利的加持,也離不開車企針對細分市場的精準布局,例如推出針對家庭出行需求的MPV和多功能交叉型車。
商務部數據顯示,截至4月24日24時,全國汽車以舊換新已達270.5萬輛,有效拉動汽車消費和整體社會消費品零售增長。
據預測分析,2025年政府將安排超長期特別國債3000 億元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其中汽車報廢更新政策支持延續且補貼范圍擴大,預計以舊換新政策將給2025年乘用車帶來200-250萬增量。
需要注意的是,盡管乘用車市場整體呈現增長態勢,但市場競爭也日益激烈。各車企為了爭奪市場份額,紛紛加大了市場推廣力度和產品優惠力度。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費者的購買欲望,但也導致了利潤空間的壓縮。為了應對這一挑戰,車企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包括加強品牌建設、提高產品質量、優化產品配置等,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市場加速重構,滲透率逼近50%
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增長,已經成為汽車市場發展的重要引擎。
4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5.1萬輛和122.6萬輛,環比分別下降2%和0.9%,同比分別增長43.8%和44.2%,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達到汽車新車總銷量的47.3%。這意味著,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占汽車新車總銷量的半數份額僅一步之遙,傳統燃油車與新能源車的市場格局正加速重構。

在新能源汽車主要品種中,與上月相比,純電動汽車產銷微增,其他兩大類新能源汽車品種產銷呈不同程度下降;與上年同期相比,三大類新能源汽車品種產銷均呈現不同程度增長。其中,插電式混合動力當月銷量同比增長21.9%達到40.3萬輛,在新能源汽車總銷量中占比近半。
對此,蓋世汽車研究院分析指出,當前主流車企紛紛入場插混和增程技術路線產品布局,傳統自主基本上已完善插混路線布局,P1+P3架構成為主流;合資車企和新勢力車企也在加快完善插混和增程產品布局,其中合資車企以加大PHEV產品開發為主,新勢力則主要是拓展增程式賽道。
1-4月,新能源汽車產銷累計完成442.9萬輛和430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8.3%和46.2%,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達到汽車新車總銷量的42.7%。在新能源汽車主要品種中,與上年同期相比,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呈兩位數下降,反映出技術路線分化下的市場選擇,其他兩大類新能源汽車品種產銷快速增長。
陳士華指出,中國高端新能源品牌持續快速發展,促進高端品牌新能源乘用車占比大幅增加,新能源汽車引領消費升級,且新能源乘用車的增長主要依托于A級和B級車型的拉動。

圖源:中汽協
聚焦不同級別的新能源乘用車市場表現可發現,1-4月,新能源乘用車各級別銷量均呈不同程度增長,目前銷量主要集中在A級和B級,累計銷量分別為121.6萬輛和106.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0.3%和18.3%。
反觀傳統燃料乘用車則出現較大降幅,數據顯示,1-4月,傳統燃料乘用車國內銷量359.2萬輛,比上年同期減少18萬輛,同比下降4.8%。這一數據與新能源汽車46.2%的同期銷量增幅形成鮮明對比,進一步凸顯了汽車行業“油轉電”的不可逆趨勢。
在混動持續發力的態勢下,疊加2025年是全額減免新能源購置稅的最后一年,蓋世汽車研究院認為,新能源汽車市場有望持續增長。此外,多地持續發放地方消費購置補貼,如上海、天津、江蘇等;下半年新能源下鄉活動政策有望持續,刺激下沉市場需求釋放。
插混海外銷量翻倍,4月汽車出口穩增6%
2025年4月,我國汽車出口延續了穩步增長的態勢,總出口量達51.7萬輛,環比增長2%,同比增長2.6%;1-4月累計出口193.7萬輛,同比增長6%。盡管整體增速溫和,但新能源汽車的爆發式增長和傳統燃料汽車的結構性調整成為本月數據的最大亮點。

4月,新能源汽車出口20萬輛,環比增長27%,同比大幅增長76%,占當月出口總量的38.7%。其中,純電動汽車出口14萬輛,環比增長37%,同比增長57.5%;插混汽車出口6萬輛,環比增長8.3%,同比激增1.4倍。1-4月,新能源汽車累計出口64.2萬輛,同比增長52.6%,展現出強勁的市場擴張力。
有分析指出,“新能源汽車出口的持續高增長,尤其是插混車型的翻倍式攀升,反映了海外市場對多樣化電動化解決方案的需求。”隨著全球碳減排政策加碼,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競爭力將進一步釋放,出口結構有望繼續向高端化、綠色化傾斜。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傳統燃料汽車的市場表現。4月,傳統燃料汽車出口31.7萬輛,環比下降9.3%,同比下降18.7%;1-4月累計出口129.5萬輛,同比下降7.9%。這一趨勢進一步印證了全球汽車市場向電動化轉型的不可逆性。
乘用車作為出口主力,4月出口43.1萬輛,環比增長5%,同比微增0.4%;1-4月累計出口160.9萬輛,同比增長4.6%。商用車則呈現“環比降、同比增”的分化局面,4月出口8.6萬輛,環比下降10.9%,但同比增長15.3%;1-4月累計出口32.7萬輛,同比增長13.7%。商用車的波動或與海外市場短期需求調整有關。
在整車出口前十企業中,奇瑞仍以8.8萬輛的出口量位居4月榜首,但同比小幅下降1.6%,占總出口量的17%。相比之下,比亞迪以7.9萬輛的出口量緊隨其后,同比增速高達90.8%,成為前十企業中最亮眼的“黑馬”。
1-4月,比亞迪累計出口29.3萬輛,同比增長1.1倍,而奇瑞累計出口34.1萬輛,同比微降0.3%。比亞迪的迅猛增長,與其在新能源領域的先發優勢和全球化布局密不可分。
據蓋世汽車研究院最新預測,美國加征關稅對零部件產業的沖擊烈度顯著高于整車,整車出口影響預計為6-7萬輛;俄羅斯市場因車貸利率提高抑制當地汽車消費,出口影響預計13萬輛左右。
據此,2025年乘用車出口預測為530萬,其中中國-歐盟啟動電動汽車最低售價談判以替代加征關稅方案,利好沃爾沃、寶馬等豪華品牌以及A級及以上車型。對東南亞、拉美出口將隨著更多中國車企KD工廠投產獲得進一步提升。
小結:在前4個月汽車產銷量首超1000萬輛的基礎上,我國汽車市場仍面臨“內需鞏固”與“出口承壓”的雙重挑戰。為此,4月25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一步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不斷完善穩就業穩經濟的政策工具箱,與去年9月一攬子增量政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兩會”部署任務形成接續,將對經濟形成有力支撐,有助于進一步提振汽車內需市場,幫助應對出口負面沖擊,鞏固拓展汽車行業穩中向好發展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