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年房價數據
全國商品房銷售均價:2024年為9935元/平方米,同比下降4.8%(2023年為10437元/平方米);
階段性波動:2024年下半年全國平均房價降至9749元/平方米,較上半年的11030元/平方米明顯回落,但仍接近2023年水平。
2.2025年房價走勢預測
不同機構觀點存在顯著分歧:
企穩回升派:
謝逸楓預測2025年房價將“止跌上漲”,漲幅為個位數,主要依據政策支持和市場修復預期;
部分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新房價格已出現回暖跡象,2025年1月70個大中城市中40%的新房價格止跌上漲。
調整承壓派:
高盛曾預測若缺乏額外財政支持,2025年房價可能下跌20%-25%,但這一觀點被謝逸楓駁斥為“危言聳聽”;
中小城市因人口流出和庫存過剩,房價可能繼續下跌,而一線城市因需求支撐或小幅回升。
3.關鍵影響因素
政策調控:政府強調“穩房價”目標,通過收儲庫存、增加保障房供給等政策對沖下行壓力;
供需矛盾:全國住房過剩(約6億棟房屋),城鎮化率接近65%,新增需求放緩;
經濟與收入:房價收入比仍處高位(2024年末為10.6),居民收入增速難以支撐房價大幅上漲。
4.城市分化趨勢
一線及核心二線城市:人口凈流入和資源集中支撐房價,預計2025年止跌企穩,部分區域或微漲;
三四線及縣城:人口流出疊加庫存壓力,房價可能持續調整,部分區域或出現“鶴崗化”趨勢。
5.長期爭議點
2萬元均價爭議:2019年曾有預測稱2025年平均房價或達2萬元/平方米,但當前數據顯示該目標已無實現可能,主要受制于經濟轉型和人口結構變化;
外資機構觀點:如高盛對庫存和債務風險的擔憂,但國內專家認為政策工具足以應對。
總結
當前全國平均房價在9500-10000元/平方米區間波動,2025年大概率呈現“總體企穩、局部分化”格局,政策導向和城市基本面將是核心變量。購房者需重點關注人口流動、庫存去化速度及政策落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