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個汽車品牌:理想汽車——從“獨木橋”到“陽關道”的破局密碼
今天要聊的,是一個把“家庭”刻進基因的汽車品牌——理想汽車。它用十年時間,從新能源賽道的邊緣選手逆襲成新勢力銷冠,背后藏著中國車企最硬核的生存法則。
一、破局:不走尋常路的“油電混動”
2015年,連續創業者李想創立理想汽車,別人都在玩命搞純電,他卻選了條“獨木橋”——增程式技術。簡單說就是“用油發電,再用電驅動”,既解決續航焦慮,又能掛新能源綠牌。這招直接戳中中國家庭痛點:過年回老家充電樁排長隊?不存在的!
首款車型理想ONE2019年上市,直接甩出“無里程焦慮+智能化”王炸。車里塞滿六個座椅、四塊大屏,直接讓奶爸們高呼“真香”。2020年銷量破3萬輛,但全年虧了1.5億。理想用行動證明:燒錢不可怕,怕的是燒不出用戶需求。
素材來源于網絡
二、爆款密碼:冰箱彩電大沙發
如果說理想ONE是試水,2022年的L系列(L9/L8/L7)才是真正的“鈔能力”。三款車長得像親兄弟,覆蓋30-50萬價格帶,核心就仨字:家庭場景。
移動客廳:后排標配冰箱、彩電、航空座椅,媽媽哄娃、爸爸看球、爺爺奶奶喝茶,全家需求一站式解決;
套娃戰術:零件通用率超80%,研發成本砍半,但用戶買賬——2024年L系列狂賣88萬輛,其中L9連續拿下大型SUV銷冠,L6上市首月2.5萬訂單,直接把性價比玩成流量密碼。
靠著這波操作,理想2024年營收破千億,成為首家盈利的新勢力。但毛利率從21%跌到18%,暴露出隱憂:純電轉型燒錢,可用戶只認增程。
三、翻車現場:殯儀車梗與戰略迷航
2024年3月推出的純電MPV MEGA,本想沖擊高端,卻因造型酷似殯儀車被全網玩壞,月銷僅幾百臺。這記悶棍暴露兩大短板:
設計傲慢:過度追求未來感,忽視中國人對MPV的“穩重”期待;
技術焦慮:智駕芯片還在用老款高通8155,超充樁數量只有特斯拉1/10,被華為ADS 2.0和小鵬XNGP甩開身位。
更糟的是,L系列“內卷”嚴重:L6和L7價差僅3萬,自家兄弟搶客戶;問界M9搶走40萬+市場,特斯拉Model Y降價狙擊25萬檔。理想突然發現:家庭用戶的錢包,也不是無限續杯。
素材來源于網絡
四、絕地反擊:2025年的三大狠招
面對困局,理想2025年放出三把火:
純電重啟:推20萬級平價車L6E,同步建4000座超充站,中東、哈薩克斯坦成出海首站;
技術突圍:砸50億研發L4自動駕駛,自研碳化硅芯片和4D雷達,智駕短板必須補;
品牌分層:把“理想MEGA”獨立成高端子品牌,避免再被“殯儀車”拖累口碑。
這套組合拳看似常規,卻暗藏心機:用低價車沖銷量,用黑科技提溢價,用全球化分攤風險。畢竟中國車市已卷成紅海,與其內耗,不如去中東賣“移動宮殿”。
素材來源于網絡
五、啟示錄:理想主義的商業辯證法
回看理想十年,它給所有車企上了一課:
差異化是入場券:當所有人都在造“電動玩具”,理想造的是“移動的家”;
效率才是護城河:套娃戰術省下的錢,全砸進用戶看得見的地方;
犯錯不可怕,怕的是不認錯:MEGA翻車后火速調整戰略,比死撐面子更明智。
從“增程獨行”到“純電重啟”,理想證明了一件事:在新能源賽道,沒有永遠的風口,只有永恒的應變。正如李想那句名言:“創業者要像駱駝,既能穿越沙漠,也能隨時找到綠洲。”
下期預告:從“修車排隊”到“出海先鋒”,奇瑞如何逆天改命?關注我,解鎖更多車企生存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