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間,中國豪車市場的格局一直很穩定。奔馳、寶馬、奧迪牢牢站穩第一梯隊,雷克薩斯、沃爾沃等二線豪華品牌暗暗發力尋求突圍。
然而近些年來,這一平衡卻被電動化浪潮打破。電動化帶來的市場結構性變化先是讓自主品牌攻下了合資品牌陣地,接著二線豪華品牌市場淪陷。如今,隨著自主品牌們向高端市場發起“進攻”,BBA在華的銷量紛紛下滑,市場份額也正在被一步步蠶食。
2024年,奔馳汽車在華銷量已連續第二年下滑,如今已來到了2019年的水平。而在中國的銷量遇冷,是奔馳在全球整體表現不佳的一個縮影。為扭轉頹勢,奔馳也開始采取降價等措施,不過效果并不明顯。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24年,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零售市場份額達61%,較2023年上升了8.6個百分點。其中,比亞迪、奇瑞和吉利等頭部品牌銷量均創下歷史新高。
智能電動浪潮下,以奔馳為代表的豪華品牌們顯然已經“掉隊”。而奔馳面臨的麻煩,還不止于此。汽車行業新一輪價格戰開啟,關稅戰的大幕也已拉開,加之奔馳汽車質量問題頻發,近來再被曝出電車自燃的事件,又為其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
自稱“中國豪車銷冠”的奔馳,何時才能走出低谷?
中國和歐洲市場拖了后腿
2024年,奔馳集團全球新車交付量為238.9萬輛,同比下滑3%。其中,奔馳汽車銷量同比下滑3%至198.34萬輛,主要是由于中國和歐洲市場銷量下滑。
中國是奔馳汽車全球最大單一市場,在華銷量占奔馳汽車總銷量的比重達34.5%。2024年,奔馳汽車在中國的銷量同比下降7%至68.36萬輛,主要是受新能源汽車的沖擊,以及奔馳汽車質量問題頻發等因素影響。
伴隨著電動化與智能化的普及,中國用戶對豪華的定義發生了根本轉變,其對品牌本身的需求在減弱,對科技感的興趣與日俱增。這種錯位競爭,為中國汽車品牌的高端化撕開了一道裂縫。
過去一年,中國高端汽車市場格局變了。據易車榜數據顯示,2024年,起售價30萬元以上車型銷量排行榜TOP20中,中國品牌已經占據了7個席位。
實際從產品落地角度來看,奔馳電動化起步并不算太晚。2018年,奔馳發布了旗下首款電動車——EQC。2019年,EQC由北京奔馳實現國產上市,但銷量卻十分慘淡。乘聯會數據顯示,上市9個月,奔馳EQC銷量僅為1211輛。接著2022年,大批奔馳EQC車主反映“冷卻液滲漏導致電機故障”,隨后北京奔馳召回萬輛問題車。此后,奔馳EQC的境遇更是雪上加霜。
EQC之后,奔馳向中國市場陸續引入了EQA、EQB兩款緊湊型純電SUV和EQE、EQS兩款豪華純電轎車。入門級的EQA起售價36.58萬元,EQC、EQE起售價接近50萬元,EQS起售價更是達到了百萬級別。而價格在30萬元以上的特斯拉與新勢力,可以提供更長的續航、更低的電耗以及更智能的座艙。對比之下,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奔馳已經不復燃油車的優勢。
與此同時,奔馳EQ系列近年來也頻繁曝出自燃事件。2025年4月16日,據華商報報道,在河北衡水,監控拍下奔馳電車在充電位上三秒起火畫面,火焰瞬間噴射爆燃。車主張女士稱,自己去年11月購買的這輛奔馳EQA300試駕車,今年3月15日充電不久后車底自燃。安平縣消防大隊出具的責任認定結果顯示,事故原因為奔馳電池熱失控。
據信網報道,2024年10月21日,賈女士的奔馳EQC 350電動汽車在嶗山區一小桔充電站充電時突然發生自燃。
去年8月,央視新聞報道稱,韓國仁川一奔馳電動汽車爆炸后起火,16人因吸入濃煙就醫。現場監控顯示,在事發公寓地下停車場的一輛白色奔馳電動汽車突然冒出濃煙,之后發生爆炸,隨后引發火災。
頻發的質量問題,引發了消費者對奔馳電車的信任危機,銷量的低迷也就隨之而來。據央廣網報道,乘聯會數據顯示,奔馳旗下EQE和EQESUV兩款車型長期月銷量不足千輛。2024年,奔馳純電動車型銷量僅為18.5萬輛,同比下滑23%。正因此,有些網友調侃奔馳電動車是“雜牌車”,還有網友稱“買奔馳電車會被笑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