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 .銀APP交易平臺靠譜嗎合規嗎?虛假平臺非法期貨交易!虧損錢是可以退!依法維權退費方法如下!
上海華.通白銀國際交易中心被曝非法期貨交易!投資者虧損百萬如何維權?
近年來,貴金屬投資市場亂象頻發,一些打著“現貨交易”旗號的平臺,實則暗藏非法期貨交易、虛假宣傳、誘導欺詐等陷阱。上海華.通白銀國際交易中心(以下簡稱“華.通白銀”)近期被多名投資者指控存在違規操作,導致用戶巨額虧損。本文通過梳理真實案例與行業法規,深度剖析該平臺的運作模式及風險,為投資者敲響警鐘。
問題公司:上海華.通白銀國際交易中心
操作軟件:華.通白銀APP、中.國白銀APP、華銀APP、天.龍白銀APP,銀.寶街APP、中.銀訂購APP等等
交易品種:白銀貴金屬、鉑金
存在問題:虛假宣傳、誘導開戶、老師帶單、反向指導
一、華.通白銀平臺資質存疑,交易模式涉嫌違法
根據中國證監會相關規定,從事期貨交易必須取得國務院或國務院期貨監管機構的批準。然而,華.通白銀雖宣稱提供“現貨白銀交易”,實際卻采用期貨交易模式(如保證金制度、T+0交易、標準化合約等),這一行為已涉嫌違反《期貨交易管理條例》。
更令人擔憂的是,該平臺資金流向缺乏第三方監管。多位投資者反映,入金賬戶為私人或非銀行托管賬戶,資金安全毫無保障。此外,平臺內白銀價格走勢與國際市場存在明顯偏差,疑似通過內部盤操控行情,導致用戶頻繁虧損。
二、揭秘華.通白銀的“套路三部曲”
1. 虛假宣傳誘導開戶
華.通白銀通過抖音、微信等渠道投放廣告,以“低門檻高收益”“專業老師帶單”為噱頭吸引用戶。部分代理商甚至“營業執照”或“金融資質證書”,營造平臺正規的假象。
2. “老師帶單”與反向指導
平臺合作的“分析師”在51VV等視頻網站開設免費課程,初期通過小額盈利獲取信任,隨后以“股市風險高”為由,誘導用戶轉向所謂的“白銀現貨交易”。實際操作中,這些“老師”通過頻繁喊單、反向指導(如高位追多、低位殺跌),加速投資者本金損耗。
3. 操控軟件與資金陷阱
華.通白銀使用的多款APP(如華.通白銀APP、天龍白銀APP等)被指存在數據延遲、滑點異常等問題。更有用戶發現,平臺內無法自由出金,需滿足苛刻條件或支付高額手續費,進一步吞噬投資者資金。
三、血淚案例:177萬元虧損背后的維權之路
2023年9月,投資者張先生(化名)在抖音看到華.通白銀廣告后,被拉入“財富翻倍”微信群。群內“導師”聲稱“回報社會”,免費傳授投資技巧,并展示虛假盈利截圖。張先生初期嘗試小額交易,在“導師”指導下略有盈利,逐漸放松警惕。
同年10月,平臺以“國慶特惠”為由,鼓動用戶加大資金投入。張先生陸續轉入100余萬元,卻在頻繁交易中虧損40余萬。面對質疑,“導師”以“心態調整”“加倍補倉”話術繼續誘導,導致其終累計虧損177.7萬元。
2024年4月,張先生通過大衛法助團隊(電話:131 1049 9751)協助收集證據,包括聊天記錄、交易流水、出入金憑證等,終與平臺達成和解,成功追回本金。
四、投資者維權必備證據清單
若遭遇類似,需時間保存以下材料:
聊天記錄:與分析師、代理商的溝通內容,尤其是誘導開戶、承諾收益的記錄;
交易記錄:平臺內的操作截圖或導出文件,證明異常交易行為;
銀行流水:出入金賬戶明細,追蹤資金流向;
平臺宣傳資料:虛假廣告、資質證明等。
五、如何規避貴金屬投資陷阱?
核實資質:通過證監會、期貨業協會查詢平臺是否具備合法牌照;
警惕“高收益”承諾:凡承諾穩賺不賠、短期暴利的項目,多為;
拒絕第三方代操作:任何要求提供賬戶密碼或代客理財的行為均屬違規;
選擇正規渠道:上海期貨交易所、銀行紙白銀等為受監管的合法投資方式。
投資警示:金融市場暗藏風險,切勿輕信“導師帶單”“內部消息”。如已遭遇華.通白銀等平臺欺詐,可聯系專業維權團隊(大衛法助顧問 131 1049 9751),通過法律途徑挽回損失。記住,保留證據是維權成功的關鍵!
焦炭期貨自2011年在大商所上市以來,見證了行業從粗放擴張轉向綠色智能的升級過程。
近年來,干熄焦因具有節能降耗的特點,符合國家綠色發展戰略,在產業政策引導下,成為主流焦炭品種,也成為焦炭期貨交割質量標準調整的錨定方向。然而,由于現貨市場缺乏統一、客觀的干熄焦與濕熄焦區分方法,流通環節的干熄焦容易被誤判為濕熄焦,產業缺乏明確的定價基準,既容易引起現貨貿易質量糾紛、制約產業升級,也給期貨交割質量標準設計帶來了難題。
在調整焦炭期貨交割質量標準的過程中,大商所與中國煉焦協會、多家質檢機構、產業企業共同合作,經過深入研究論證,形成了一套客觀且具備可操作性的焦炭平衡水分檢測方法,能夠更精準地區分干熄焦與濕熄焦。
2024年12月,《干熄焦與濕熄焦的判定——平衡水分法》團體標準發布,已于2025年4月1日開始實施。與此同時,焦炭期貨交割質量標準修改同步落地,將于2604合約開始實施。
煤科院煤質技術與標準化研究所相關業務負責人表示,水分是區分干熄焦和濕熄焦的主要指標。在正常情況下,干熄焦水分較低,小于1%,濕熄焦水分很難達到這樣的標準,所以兩者較容易區分。但在運輸和儲存過程中,由于環保要求,會打水降塵,或者因為天氣原因等特殊情況,干熄焦水分可能上升,超過了1%,進而被誤判成濕熄焦。由于干熄焦和濕熄焦價格差異比較大,干熄焦生產商會因此遭受損失。
“平衡水分法團體標準能夠有效區分焦炭中的水分是由生產過程產生,還是在貿易流通環節產生,從而有效識別出干熄焦,解決了行業區分干熄焦與濕熄焦的難題,不僅填補了行業空白,還明確了檢測標準,對于暢通產品流通、提高產業標準化水平具有積極作用。”上述負責人說。
勤發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