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隱藏式車門把手成為新能源汽車和高端車型的“標配”,因科技感、降低風阻的賣點受到車企熱捧。然而,低溫凍結、事故救援困難、誤操作等問題頻發,給安全埋下隱患的種子。近日,工信部公開征求汽車車門把手安全技術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意見,將重塑行業標準——從“科技感至上”轉向“安全優先”。
1
隱藏式車門把手問題隱患
市民侯女士去年底剛換了一輛國產新能源汽車,靠近車邊門把手會自動彈出。此前使用特斯拉轎車5年,長條式門把手需要按壓左側,右側彈起,再拉開車門。這樣的設計,幾乎每年冬天都會遇到幾次車門把手被凍住無法打開的情況。
主要是在冬天最冷的那幾天,會有這種情況。因為特斯拉的門把手要摁左邊右邊才會翹起來,剛刷完車有水,出了室外把手立馬就凍上了,再開車的時候就摁不下去,右邊不會翹出來也不會拉開車門。“尤其是下雪天最嚴重,就是我又要‘咔哧’擋風鏡,然后又要‘咔哧’把手。把手‘咔哧’完,還得往里一頓吹,不吹它冰不化。完了我還得拿牙簽啥的摳哧它那個縫,它才能摁進去開門。沒有個10分鐘出不去。”侯女士說。
特斯拉門把手開啟方式/來自網絡
特斯拉門把手冬天被凍冰/來自網絡
對比之下,侯女士新車的門把手去年冬天使用正常。不過,遇到信號不好的時候,無法實現靠近車門自動彈出門把手,需要打開手機操作開車門。
“網速這個東西不可控的,有的時候我不想開門的時候,我在它旁邊走,它反而彈出來了,但有的時候我想打開車門,它反而就不自己出來了,我還得用手機操作一下。”侯女士說。
隱藏式門把手/來自網絡
隱藏式汽車門把手最初是為了塑造車身線條,同時減小風阻,早年專屬于賽車或者豪華車。2012年,特斯拉推出全球首款采用隱藏式門把手設計的電動車,這個設計逐漸被固化為電動汽車的身份標簽之一。
一位新能源汽車業內人士表示,事實上,隱藏式車門把手對改善風阻效果有限,主要是為了體現科技感,讓車看起來更現代時尚。影響風阻,其實在數據這方面肯定會有影響,但其實日常使用的話也不會開那么快,風阻差個幾公里。現在基本上電車都是隱藏式門把手,因為主要就是做美觀,外觀比較好看。
隱藏式門把手/來自網絡
而隨著隱藏式門把手逐漸出現在更多主流車型上,也隨之暴露出更多車門無法彈出、傳感器失靈等問題。
汽修專家邵青說,環境的影響,北方地區的結冰狀態,門把手可能會無法彈出;北方地區的塵土大,時間長了泥土塵土可能會影響伸縮式門把手的正常彈出,或者增加阻力,給門把手造成故障。再一個,伸縮式門把手科技感過強,結構過于復雜,過度的依賴電力、電機這些部件,也就增加了故障率。
隱藏式門把手三種類型/來自網絡
隱藏式門把手北方冬天容易被凍住/來自網絡
同時,在使用方便性上,不少車主表示,還是覺得傳統機械式車門把手更直觀、操作簡單、安全可靠。
有的車主遇到過隱藏式的門把手,剛開始我第一次感覺不知道找門把手、怎么去開,結果看了好一會兒才找到開啟的方法。有的遇到感應式的伸出來了,有的還是屬于純機械手去按才能打開,基本都需要幾秒鐘的時間打開車門。
也有車主認為,不管在任何情況下,即便是沒電或者特殊情況下,門把手應該是順利要打開的,科技在發展,給我們生活帶來很多方便,但是還是要以更實用為主。
傳統機械式門把手/記者拍攝
操作上的不熟悉,在緊急狀況下可能會被放大,成為安全隱患,甚至給救援帶來難度。
2024年7月,成都一輛電動汽車撞向路邊大樹后瞬間起火,隱形車門設計讓救援人員束手無策,只能砸窗營救。
2024年4月,山西運城發生一起嚴重交通事故,造成三人不幸遇難,事發后車門無法從外部打開,救援人員最終選擇破窗,通過車內機械把手打開車門。品牌方在事故說明中稱,事故車輛以115km/h車速追尾,前方車輛的堅硬結構瞬間侵入車艙,切斷電源和信號線,導致門把手控制器失效。
山西運城發生交通事故門把手控制器失效/來自網絡
早在2019年,美國一名駕駛人駕駛特斯拉因車內起火身亡,成為全球首例因隱藏式車門把手導致車內死亡的案例。汽修專家邵青指出,傳統機械車門把手會在事故發生的一瞬間解鎖車門,而隱藏式車門把手的結構更加復雜,無法實現和中控系統同步解鎖。
邵青表示,傳統的門把手它是純機械結構,在發生事故的一瞬間,中控鎖只要一解鎖,這個門把手是可以從外邊拉開的,就是一瞬間零點幾秒就能完成,這個解鎖是車門沒有打開,但是鎖的功能已經解鎖,外邊的人對這個門把手是能拉開的。而伸縮式門把手它要多一個動作,即使解鎖了,門把手還要彈出來,就有可能會出現一種情況,其實中控鎖已經解鎖了,但是門把手還沒有來得及彈出,車輛可能就一點電都沒有了。因為它還要有一個電機彈出的動作。
2
破局缺乏統一標準導致的混亂
關于隱藏式車門把手的隱患,此前國內已有相關汽車召回案例。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布,2023年7月,豐田一款車型(bZ3)因隱藏式門把手存在設計缺陷,在極端情況下后門無法正常開關,召回1.2萬輛車。
豐田隱藏式門把手因安全隱患被召回/來自網絡
隨著隱藏式車門把手導致的事故救援困難和安全隱患逐步引發廣泛關注,車企也在調整車門開啟的安全保障。在應用電控開門系統時,保留或增加機械拉線開門裝置,給安全兜底。不過操作相對繁雜。例如雷克薩斯一款車型的外部車門把手是電控按鈕,機械裝置隱藏在門把手下方。遇到車輛缺電情況,需要先把主駕門把的鑰匙孔打開,用車鑰匙機械開鎖,撥動把手下方的撥片開門。
雷克薩斯車門把手/來自網絡
市民魏先生看車后感嘆,首先要把機械鑰匙從這個鑰匙里邊拔出來,要打開裝飾蓋開鎖,再去摳這個小撥片,得搞好一會兒。每個人理解能力不一樣,光聽了但沒有實際操作,可能后期開機械把手的話,也不一定能打開。人一著急,這個大腦可能空白的,一時想不起來怎么去開。即便想開的時候,越著急,越打不開;越打不開,越著急。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3年新能源車隱藏式門把手滲透率已達67%。然而,目前隱藏式門把手缺乏統一的行業標準,車企各自為戰,設計和功能差異較大。不同品牌車型的隱藏式門把手開啟方式五花八門,有的是感應式,有的需要按壓特定位置,還有的是機械與電子結合的復雜操作。而復雜結構不僅讓車身更重,系統成本也會更高。
新能源汽車多數采用隱藏式車門把手涉及/來自網絡
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翔指出,正是由于缺乏統一標準,消費者在面對不同車型時難以快速掌握正確的開門方法,在緊急情況下更容易威脅到生命安全 。
張翔說,現在的行業標準主要是針對以前傳統的機械式門把手設計的,各家車企設計隱藏式門把手的時候標準不一樣,功能也有很大的差異,導致車主成員在使用的時候無所適從,緊急的情況下不能打開車門,特別是在一些交通事故現場,救援人員也不知道隱形門把手的正確打開方法。
隱藏式車門把手/來自網絡
隨著結構強度的提升和整體質量的優化,隱藏式門把手在應對低溫環境時也會更加可靠。“以后統一規定了必備功能標準,這個行業就規范起來了,產品就更加安全了”,張翔說。
工信部征集汽車車門把手強制性國標意見/記者拍攝
3
新規將推動車企技術創新
工信部新規的出臺將為車企設計研發隱藏式門把手提供明確的方向和標準。作為強制性國標起草的參與單位之一,長城汽車已向標準工作組提交關于門把手設計的多項建議,涵蓋強度、標識統一性和應急操作規范等方面。長城汽車技術中心總監董彥龍表示,未來,車企將不再需要自行摸索隱藏式門把手的安全設計標準,而是依據統一的國標進行研發,不僅可以避免資源的浪費和設計的混亂,還會助力提高研發效率。
董彥龍說,從今年上海車展看,一些傳統的合資車型,比如豐田、大眾也開始使用。整體看,隱藏把手已經成為電車的標簽,其中造車新勢力會更傾向隱藏把手,傳統的主機廠或者對安全比較謹慎的車企在應用上會更加謹慎。經過工信部統一推進,會促進行業隱藏式門把手的操作方式和應急開啟的更加統一,一定程度上減少用戶的學習成本,利于開門和救援,會讓這項技術更加規范更加安全。
傳統車企門把手/來自網絡
汽修專家邵青也認為,從長遠來看,統一標準后,會進一步降低兼具科技和安全雙重屬性的車門把手的生產成本,對消費者也會更有利。
對車企來說可能短時間的研發成本會提高,但是隨著新標準的隱藏式門把手大量的應用,車企到后期的成本會逐步降低,對于消費者來說,故障率低了,操作簡單了,而且發生事故以后的安全風險也降低了,成本方面對車主來說也是降低的,因為故障率低,自然使用的成本就低。
隱藏式車門把手/來自網絡
未來,隨著汽車門把手新規的落地實施,隱藏式車門把手有望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成為汽車行業的一項成熟配置 。
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翔表示,工信部牽頭聯合中汽研、吉利還有理想等一些主要的車企制定這個標準以后,車企在研發新型的門把手的時候有據可依,老百姓也可以放心開車,也不用擔心發生交通事故,車門打不開。所以新標準的起草可以提高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標準,對于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