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駕駛技術快速迭代的2024年,蔚來的「自動緊急避讓AES」系統憑借其技術創新與實戰成果,成為行業安全領域的標桿。這一系統不僅填補了傳統AEB(自動緊急制動)的局限,更以三大核心突破推動智能安全邁入新階段。
突破一:全場景避險能力,定義行業最高標準
蔚來AES的觸發速域覆蓋60-150km/h,包含五大高頻危險場景:前車急剎、對向碰撞、行人橫穿、車輛切入及“夾心追尾”。其中,“防夾心”功能(應對后方高速追尾風險)為行業獨家,能在多車連環追尾前主動變道避險,降低二次傷害風險。此外,AES可精準識別“鬼探頭”等復雜場景,并通過大模型技術實時計算最優避讓路徑,實現“能剎則剎,需避則避”的協同決策。
突破二:誤觸發率趨近于零,可靠性全球領先
蔚來AES基于20億公里云端事故數據和3億公里實車驗證開發,系統誤觸發率設計為每100萬公里≤1次,因誤觸發導致碰撞的概率≤1億公里1次。這意味著普通用戶在整個用車周期內幾乎不會遭遇誤觸發,大幅提升用戶信任度。在已推送的Banyan 3.1.0系統中,AES實際運行未引發任何因緊急變道導致的二次事故。
突破三:人機協同邏輯革新,安全與操控兼得
不同于傳統ESA需駕駛員先介入,蔚來AES可全自動觸發轉向避讓,降低人為反應延遲風險。同時,系統遵循“人類操作優先”原則:若駕駛員主動剎車或轉向,AES將即時退出;若駕駛員操作力度不足,系統則補充執行避讓動作,實現人機無縫協作。這種設計既保障緊急避險效率,又尊重駕駛者控制權,解決了智能安全領域長期存在的“人機對抗”難題。
行業影響與用戶價值
目前全球僅三家車企實現AES全量搭載,而蔚來憑借更廣的速域覆蓋、更細分的場景及“防夾心”等獨家功能,成為技術領先者。用戶實測案例顯示,AES在高速場景中成功避免追尾事故,被車主稱為“救命功能”。蔚來通過AES將安全從“被動響應”升級為“主動預判”,其底層的大模型架構與數據閉環體系,也為未來拓展城市領航等高階智駕功能奠定基礎。
總結一下
蔚來AES的落地,標志著智能駕駛技術從“減少事故損失”向“預防事故發生”的本質跨越。當行業仍在追逐功能炫技時,蔚來選擇回歸安全本源,用硬核技術重塑用戶對智能汽車的信任。這一路徑,或將成為智能駕駛競爭的下一個核心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