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手機和電腦(以下簡稱“AI手機和電腦”)作為“新詞”,首次寫入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這不僅為終端產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而且標志著我國“人工智能+”戰略在終端層面的落地。全新的AI時代,有哪些新的變化?AI手機和電腦又將扮演怎樣的角色?
AI時代
交互方式產生變革
當前,中國的ICT行業正邁入全新的AI時代,交互變革必然帶來終端的迭代升級。
DeepSeek的出現,實現了AI平權,推動了AI時代的真正到來。聯通華盛通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豐偉在接受《人民郵電》報記者采訪時表示,ICT行業的發展目前經歷了三個時代:第一個時代為互聯網時代,從1994年中國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開始,以臺式機、筆記本電腦、鼠標為載體,交互方式為瀏覽式。第二個時代為移動互聯網時代,以中國進入3G時代為標志,觸摸屏手機的出現帶來互動式體驗的火爆。第三個時代就是正在到來的AI時代,以生成式互聯網為典型特征,對AI手機和電腦需求旺盛。回顧AI成長歷程,ChatGPT的出現讓人們認識到AI的價值,但多年來的發展主要集中在企業端;從2023年到2024年,大模型進入蓬勃發展階段,一度出現了“百模大戰”;現在,DeepSeek憑借高性能和低成本,讓更多的企業能夠以更低門檻接入AI大模型,推動了AI的普惠式發展,驅動了生成式互聯網的到來。
值得關注的是,AI時代的到來,絕不是單一技術成熟造就的。“在AI時代,除了AI技術和大模型本身的發展之外,還有許多技術借助AI‘串’起來,通過耦合機制共同推動AI應用的繁榮,例如元宇宙、大數據、區塊鏈……”陳豐偉強調。在AI時代,整個ICT行業從終端形態到交互方式,從技術到生態都在進行AI升級。
AI終端
從改造升級走向端云協同
終端,在AI時代將發揮比以往時代更為重要的作用,其形態也將更為多樣。AI手機和電腦,從廣義的角度來看,就是使用了AI算力的手機和電腦。
“ICT服務往往是無形的,必須依靠一個載體來實現價值。例如,打電話需要手機和流量、工作需要電腦和網絡等。因此,終端在每一個時代,形態也許有所不同,但卻是恒定的載體。”陳豐偉表示。事實上,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終端,除了智能手機之外,還出現了智能手表、AR眼鏡等多樣化形態,AI時代終端的形態將超乎想象。
AI時代,終端將不僅是AI手機和電腦,生態也會變得更加復雜。陳豐偉指出,AI與終端的結合可以有三種形式,分別是改造型AI終端、創造型AI終端以及云端協同終端。AI手機和電腦,就是AI重塑智能終端的產物,即改造型AI終端,AI在云側,終端接入云使用AI算力。創造型AI終端伴隨DeepSeek的出現而出現,通過蒸餾的方式將一些小模型放在端側,終端不聯網也可以使用AI算力,體現在用戶感知上就是更快的速度。創造型AI終端,例如人形機器人、AI眼鏡,將成為終端產業實現新增長的主陣地。云端協同終端最有可能成為未來的主流,端側使用一些功能簡單的小模型,大型運算的能力利用云端來實現。
AI時代,也是應用定義硬件的時代。“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時代,都是硬件定義應用,多樣化的應用伴隨電腦、手機的出現才出現;在AI時代,AI功能、應用正在定義AI終端,例如復雜的AI能力需要人形機器人、AI器官型終端去承載。”陳豐偉強調。
AI新引擎
注入新動能
以AI手機和電腦的普及為先鋒,AI終端正在從大眾消費領域邁向工業生產等領域,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能。
AI終端正通過算力下沉、場景深耕、生態重構,培育一個前所未有的超級大市場。終端智能化不僅能夠激活萬億級的消費市場,而且能夠帶動芯片、軟件、云計算等上游產業的協同發展。“AI正在驅動硬件的升級和算力的使用;AI終端作為新引擎,最終會帶動整個ICT產業的升級以及消費的升級。”陳豐偉表示。
AI終端將為各個細分領域帶來新增長。在個人消費市場,AI手機和電腦將充分激發算力使用熱情,通過做加法創造新時代的殺手級應用;在生產制造領域,機械手臂、工業機器人等AI終端的應用,將助力無人工廠的普及和5G、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實現AI的乘數效應;在家庭市場,空間豐富且尚未開墾的AI應用場景,有望實現指數級增長,創造全新的藍海市場。
“AI手機和電腦發揮著穩盤托底的作用,是個人、家庭乃至企業中基本的AI底座,需要快速迭代發揮應有的價值。”陳豐偉認為,AI手機和電腦正在重構全球智能終端競爭格局,而中國將有望實現“換道超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