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選擇一臺智能電動車,你是堅定買傳統豪華品牌還是果斷奔赴“新勢力”?尤其是在智能化、電動化轉型大潮下的每一位購車者,或許都曾面臨這樣的靈魂拷問:
是選擇智能化配置拉滿、功能設計酷炫的新勢力電動車,還是機械素質過硬、更有安全冗余的豪華品牌出品的油車? 前者是未來趨勢,但也可能在機械品質和可靠性上讓人心存疑慮;后者擁有多年積淀的工程實力和駕控體驗,卻又擔心在智能化體驗上跟不上潮流。
在智能與機械、電驅與內燃、傳統與新勢力的夾縫中,消費者的猶豫和糾結,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汽車行業轉型期帶給普通消費者的混沌不安。然而,一汽給出了一個“魚和熊掌兼得”的解法:以“油電同智、軟硬協同”為指引,走出一條軟硬科技融合的智能化轉型之路。
讓你買到可靠的汽車,無論油電都很智能,同時兼具新勢力品牌的“可玩性”和傳統豪華品牌出品的“可靠性”。這真的能實現嗎?就在4月20日舉辦的“2025新華網科技創新與產業融合論壇”上,一汽奧迪分享了其智能化轉型的最新思考和實踐成果。
其核心要義是:為用戶提供在各個緯度都“絕不妥協”的用車體驗。在論壇上,一汽奧迪銷售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安德楷直言,中國消費者需要的是“中國式智能豪華出行”。這不是簡單的“燃油還是電動”的非此即彼問題,而是要為客戶提供軟硬科技完美結合的綜合體驗。
一汽奧迪的上述表態,一語中的道出了豪華車市場的新趨勢:電動化、智能化大潮下,真正成功轉型的品牌必須做到“軟硬兼施”——一方面在豪華品質和性能安全上嚴格堅守,另一方面還要在智能化體驗上迎頭趕上。
當然,同時還能將智能化能力賦能給多種能源類型車型,讓智能化不再成為電動車的專有代名詞。即便是燃油車,只要具備領先的電子電氣架構,擁有足夠的“帶寬”一樣能支撐起智能座艙、智能電控和智能輔助駕駛等一系列用戶體驗的“迭代升級”。
想到、說到更要做到,這才是豪華品牌一汽奧迪“言出必行”的底氣所在。4月23日開幕的“2025上海國際車展”上,一汽奧迪同步展示了“油電同智”的最新成果:基于PPC豪華燃油平臺打造的一汽、全新以及基于PPE豪華純電平臺打造的奧迪A6L e-tron、奧迪Q6L e-tron/Q6L sportback e-tron。
如果說前者是一汽奧迪深耕燃油機械科技的結晶,那么后者則代表其在電動化和智能化領域的前沿探索。一汽奧迪要用這些產品向市場證明,傳統豪華品牌也能在堅守機械硬實力的同時,加速擁抱“軟件定義汽車”的智能化新時代。一句話,依托“德系硬科技+中國軟科技”,一汽奧迪要在“燃油+電動”雙賽道全面發力。
硬科技“立身”:頂流機械素質筑起豪華根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在豪華車領域,過硬的機械技術一直是品牌立身之本。一汽奧迪深知這一點,即便在電動化轉型期,也沒有放棄對硬核科技的打磨。以新推出的第五代EA888 Evo5 2.0T發動機為例,這款明星發動機歷經五次迭代升級,在動力性能、燃油經濟性和可靠性方面實現了全面提升。
這款發動機引入了來自保時捷的VTG可變截面渦輪增壓技術和高效米勒循環,配合高達500 Bar直噴供油系統,大幅提高了燃燒效率。該發動機的最大功率潛力達到245kW,已經達到與主流3.0T六缸發動機同樣的動力輸出水平,但油耗水平卻能進一步下降。
對于執著于燃油駕趣的用戶來說,EA888 Evo5 2.0T發動機不僅意味著更澎湃順暢的動力響應,也意味著更高熱效率帶來的經濟性和環保表現,可謂“動力與效率兼得”。
而在另外一個賽道——面向純電時代的核心“硬件”,奧迪攜手保時捷開發了先進的PPE豪華純電平臺。
PPE豪華純電平臺采用800伏高壓純電架構,最高充電功率可達270kW,在理想條件下僅需不到20分鐘便可將電量從10%提升至80%。其電驅系統同樣大量采用新技術:發夾繞組電機提高了功率密度并減少稀土依賴,搭配高效的油冷卻確保電機高負荷下穩定運行。
PPE豪華純電平臺的出現,確保了即便是電動化的奧迪,也能帶來完全媲美燃油車的底盤調校和駕控體驗,與此同時通過提高充電速度、降低能耗等方式逐步縮短電動車的補能時間,讓電動車也能逐步擁有如燃油車般的補能體驗。
而其領先的電子電氣架構,則為更先進的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輔助技術“上車”鋪平了道路。
當然,秉持“德系硬科技”的另一重用戶價值,則體現在奧迪對細節美學與實用功能的雙重追求上——從設計美學到功能應用,再到智能化科技的加持,令“燈廠”奧迪更具設計美學的同時,還傳遞更多人文關懷并向用戶提供更高情緒價值。
比如,有“燈廠”美譽的奧迪在照明技術上時常領跑業界。而這一代無論是基于PPC豪華燃油平臺開發的車型,還是基于PPE豪華純電平臺開發的車型,配備的第二代數字OLED尾燈,無疑將“燈廠”黑科技再次推向業界新高度。
據悉,奧迪搭載的數字OLED尾燈,由多塊可獨立控制的有機發光單元構成,不僅可以呈現多樣化的燈光簽名和歡迎/告別動畫,還能與車輛傳感器聯動,實現例如后車逼近時高亮警示等智能功能,將燈光美學與行車安全巧妙融合。
這些看似冰冷的硬件參數與技術亮點,最終指向的是客戶價值:更強的性能和操控帶來更多駕駛激情,更高效的動力系統又降低了排放與用車成本,更智能的燈光在提升情緒價值的同時又增加了安全性。這正是奧迪堅守“硬科技立本”的意義所在,也是這家近百年歷史的傳奇品牌歷久彌新的底氣。
軟科技賦能:開創領先的智能豪華新體驗
如果說機械硬件構筑了豪華車的骨骼與肌肉,那么軟件智能則為其注入了靈魂與大腦。奧迪希望能用軟科技為產品賦能,為用戶帶來耳目一新的智能出行體驗。所有這些“軟科技”的加持,都讓一汽奧迪的最新力作一舉打破“燃油車做不好智能化”的錯誤認知和刻板印象。
奧迪用實踐證明:只要電子電氣架構足夠領先,無論油車還是電車都能做好智能體驗。
奧迪一切智能化的底層基礎,是最新的E³ 1.2電子電氣架構。作為汽車的大腦神經網絡,E³ 1.2電子電氣架構整合了全車五大功能域,由5臺高性能計算單元集中控制車輛的動力底盤、駕駛輔助、信息娛樂、燈光系統以及座艙舒適等方面。該架構通過千兆以太網標準進行數據交互,打通了系統間的數據壁壘。
同時,一汽奧迪選擇了“雙平臺協同”的技術路線來驅動智能化轉型,即讓PPC豪華燃油平臺和PPE豪華電動平臺在電子電氣架構和研發資源上充分共享,從而實現1+1>2的效果。無論是傳統燃油車還是純電動車,新平臺車型都基于E³ 1.2電子電氣架構打造。
這也意味著,未來奧迪的燃油車型和電動車型將擁有幾乎一致的“大腦”和“神經系統”,過去燃油車在智能化方面的短板,也能在新架構下迎刃而解。比如,從具體應用層面來看,無論是新能源車奧迪Q6L e-tron還是燃油車一汽奧迪A5L,都同樣具備奧迪同步“上車”的智能化體驗。
奧迪的格局打開,還體現在與中國頂流科技公司的“跨界合作”上。比如奧迪與華為聯合開發并批量“上車”的華為乾崑技術,也將搭載至奧迪多款燃油、純電車型上。該系統配備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與攝像頭多個傳感器,可實現不依賴高精地圖的NOA導航輔助駕駛功能,令奧迪在輔助駕駛方面的能力直接進入第一梯隊。
值得關注的是,為了打造這套智能輔助駕駛系統,奧迪與華為合作超5年的時間才讓該技術正式上車。在近期智能輔助駕駛頻現“信任危機”的大背景下,更能理解奧迪的這份“穩扎穩打”并非保守,而是對客戶安全和品牌口碑的負責。
走進車內,迎面而來的便是由三塊中控屏幕+抬頭顯示所組成的“數字舞臺”,中控屏依舊向駕駛者一側微微彎曲,確保在行車途中駕駛員可以更好地接收信息以確保駕駛安全。搭配本地化AI語音助手與高頻生活場景深度整合的交互生態,使奧迪的智能座艙體驗已不輸大多數造車新勢力。
事實上,除了傳統認知中的智能座艙與輔助駕駛,軟件也能讓硬實力發揮出更強水平。例如,奧迪廣泛應用于中型車、中大型車之上的quattro ultra智能四驅,便是通過出色的智能計算能力,讓系統實現了“從被動到主動”的跨越。
在車輛行駛過程中,系統將實時監控整車運作狀態,每秒100次檢測150個不同的信號,并且所有數據都會交由計算機以每秒100次的速度進行模擬預判,提前判斷出車輛在0.5秒后的抓地情況。如果車輪接近抓地力限值范圍,四驅系統就會針對前后橋動力分配比例提前調整。
同時,電控多片離合限滑差速器與后部主傳動中的牙嵌式耦合器完美配合,可在正常行駛時將多片式離合器與傳動軸分離,并開啟位于后橋差速器的集成式分離器,從而實現前輪驅動。這也令該系統不僅擁有機械式quattro全時四驅的駕駛體驗,還帶來了更高的燃油經濟性表現。
作為頭部品牌,奧迪是BBA里第一個率先與華為在智能化科技上結成戰略同盟并孵化出最新技術成果的“吃螃蟹者”。在新華網舉辦的論壇現場,出席論壇并代表華為講話的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MKT與銷售服務部副總裁冷江濤更是現場“點贊”奧迪:“奧迪是華為乾崑在國際豪華品牌中的首個合作伙伴,技術融合讓百年機械基因實現數字升華。”
可見,通過跨界合作強強聯合打造的“智能化軟實力”,同樣能為奧迪在各領域技術賦能。這也預示著,在今天如果一家傳統車企還不掌控“智能化軟實力”的KNOW HOW,那么曾經在燃油車時代輝煌也終將化為泡影。可以預見,隨著軟硬件協同的深入推進,奧迪將重構自己在智能時代的競爭力,為豪華汽車行業的轉型提供一個可借鑒的成果范本。
寫在最后:
一汽奧迪通過“油電同智”與“軟硬協同”的戰略路徑,向業界展示了傳統豪華品牌在智能化時代中轉型突圍的可行范式。憑借硬件上的深厚功力,守住品質與駕控的基本盤;通過軟件上的加速突破,為產品注入時代領先的智慧內核。
更為關鍵的是,奧迪并未將硬件與軟件視作彼此對立的陣營,而是堅持二者協同演進、相互賦能。“軟硬兼修”的產品哲學,使一汽奧迪既守住了燃油車的機械操控底蘊,也為電動車型賦予智能體驗的獨特質感,在智能與機械之間找到了和諧的平衡點。
一汽奧迪的探索,為行業提供了一條值得借鑒的進化思路。技術革新不應是對過去的簡單拋棄,而是對傳統的繼承與超越,是在融合中煥發新生。百年奧迪,正在用一場深耕細作的科技進化,重新定義新時代的“智能科技豪華”。
這不僅是一場轉型,更是一場面向未來的自我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