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脈搏”作為廣大汽車經銷商“銷、存、利”狀況的晴雨表,一直得到了廣大經銷商的積極響應和參與;作為市場預警機制的一部分,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時刻關注關鍵指標動態,并將調研結果及時準確地與廣大同仁分享,希望借此為廣大經銷商、廠家提供有效的參考和對標依據。
截至2025年05月09日, “市場脈搏”在45個主流品牌的1341家經銷商的積極參與下如期完成。以下為品牌經銷商分會秘書長宋濤先生關于此次報告的解讀:
4 月份,汽車行業在政策推動、市場周期及展會活動等多重因素交織影響下,呈現出復雜而快速變化的發展態勢。隨著汽車“兩新” 政策的平穩推行,以及多地相繼出臺的擴內需促消費政策,消費者購車需求持續得到激發。同時,“五一” 假期前夕的上海國際車展,不僅成為新車密集發布的舞臺,也為市場帶來了新的活力與特征。
4月下旬上海國際車展召開,大量新車發布與密集營銷活動為車市注入活力,吸引消費者到店并提高訂單轉化。但全行業長期持續的價格戰,使得各品牌優惠策略趨于同質化,消費者對促銷活動的敏感度顯著降低,觀望情緒愈發濃厚。在此背景下,盡管車展帶來短期熱度,卻難以有效拉動終端成交。此外,經銷商為沖刺一季度銷量目標提前消耗潛在客戶,加之車展留存訂單多延至5 月轉化,多重因素疊加導致4 月經銷商銷量與經營承壓,市場活力與成交轉化未能實現同步提升。
4月份,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179.1萬輛,同比增長17%,較3月下降8%。庫存系數由上月1.62上升至1.82,GP1從-21.6%下降至-22.5%。這表明4 月份汽車庫存壓力有所增加,市場流通速度相對放緩,車企和經銷商可能需要進一步調整庫存深度,以應對市場變化。
展望未來,隨著車展后新車效應的逐步釋放,疊加政策紅利的持續推動,汽車市場有望延續復蘇態勢。然而,行業仍面臨原材料價格波動、供應鏈穩定性等潛在風險。同時,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精準把握消費者需求,平衡技術創新與市場需求的匹配度,不斷優化產品和服務,提升市場競爭力,將是車企和經銷商需要持續關注和解決的關鍵問題。行業各方需密切關注市場動態,靈活調整策略,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
豪華品牌市場整體分析:
2025年04月,豪華品牌庫存系數從上月份的1.68上升至1.75,GP1 由-27.0%下降至-28.3%。在智能化競爭浪潮下,傳統燃油車銷量下滑趨勢仍在延續,但高端電動車市場表現出一定增長潛力。部分品牌憑借在智能駕駛技術和個性化定制服務方面的優勢,吸引了更多消費者關注。然而,市場競爭加劇導致各品牌市場份額爭奪激烈,豪華品牌需持續投入研發,加快產品更新換代速度,以鞏固市場地位。
分品牌來看,綠燈區域品牌奔馳和雷克薩斯長期保持穩定,通過持續優化產品配置和服務質量,保持了市場份額。而部分品牌受智能化轉型速度影響,市場表現出現波動。建議廠家加強與經銷商的溝通協作,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調整策略,共同應對市場挑戰。
2025年04月,豪華品牌庫存系數下降的只有保時捷;GP1提升的分別是賓利和林肯。
合資品牌市場整體分析:
2025年04月,合資品牌庫存系數由1.57下降至1.81,GP1 由-25.5%下降至-25.9%。合資品牌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領域的轉型進程加速,但與自主品牌和新勢力相比,仍面臨一定壓力。不過,合資品牌憑借成熟的技術體系和廣泛的銷售網絡,在部分細分市場仍具有競爭優勢。為適應市場變化,合資品牌需進一步加大在智能化和新能源領域的研發投入,優化產品布局,提升產品性價比。
從具體品牌來看,不同品牌在市場中的表現分化明顯。部分品牌通過推出年輕化和智能化產品,市場份額有所提升;而一些品牌受市場競爭和產品更新滯后影響,銷售壓力較大。市場競爭的加劇促使各合資品牌不斷提升產品力和服務水平,以滿足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需求。
2025年04月主流合資品牌GP1提升的前三位是廣汽豐田、東風本田和東風日產,但是本期無庫存系數下降的合資品牌。
自主品牌市場整體分析:
2025年04月,在智能化和新能源領域的持續投入使得自主品牌在技術上逐漸縮小與合資和豪華品牌的差距,部分品牌在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技術方面已達到行業領先水平,產品競爭力不斷提升。
庫存系數由1.60上升至 1.91,GP1 從-12.3%下降至-13.4%。盡管自主品牌在市場份額和盈利能力方面表現較為出色,但隨著市場競爭加劇,仍需加強成本控制和質量管理,進一步提升產品質量和品牌形象。
分品牌來看,長安乘用車、問界和長城魏牌/坦克在綠燈區域保持穩定。然而,品牌之間的競爭力并沒有拉開,各品牌仍需確定核心產品及用戶群定位,鎖定并加大細分市場的優勢。
2025年04月份自主品牌中,GP1提升的前三個品牌是一汽奔騰、問界和廣汽埃安,但是本期無庫存系數下降的自主品牌。
以上為3大細分市場主流品牌市場脈搏“銷、存、利”的表現。保持投資人長期穩定的收益是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始終如一的使命;在此,感謝廣大經銷商的積極參與,同時,針對經銷商的各種聲音和反饋,協會將繼續和廠家進一步溝通交流,希望能從具體舉措上保護投資人和經銷商的利益,同時也希望市場脈搏的發布能進一步促進廠商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