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造車大廠的新勢力品牌,如果要比慘,那么最慘的或許應該是智己和極狐?
廣汽這邊,雖然昊鉑銷量不濟,但是好歹埃安的銷量還可以,但是智己和極狐卻堪稱是難兄難弟了。
先看智己,上汽集團最新產銷快報顯示,2025年前四個月累計銷量10361輛,同比下降20.31%。這一表現與國內新能源市場滲透率突破50%的大勢形成鮮明反差,作為上汽集團重磅參與打造的“一號工程”,智己的表現很顯然難以讓人滿意。在2024年全年銷量僅為65505輛,年度目標完成率為55%的情況下,智己汽車的2025年的銷量業績明顯承壓。
智己汽車由上汽集團、張江高科和阿里巴巴集團聯合打造,要資源有資源,要資金有資金,要人才有人才,但是如今這個銷量表現,確實令人捏了一把汗。
類似處境的還有極狐,首先必須得承認,極狐汽車2025年的銷量有了不小的增長,4月終端銷售超8000輛,同比增長163%,2025年1-4月,極狐品牌累計銷售新車31642輛,同比增長近5倍。
從具體車型來看,極狐前四月累計售出11416輛,成為品牌主力車型之一。阿爾法T5同期銷量為10412輛,同比增長146.44%。而極狐考拉S則以8661輛的銷售成績,實現了驚人的2606.56%同比增長。銷量增長對于極狐汽車來說肯定是個好消息,但是不到一萬的月銷量,肯定是難以達到盈虧平衡點的,也難以讓北汽高層滿意。
智己和極狐這兩個品牌,有很多的類似之處。
都是大廠的新勢力品牌,背靠造車國企,似乎不缺資源。都有不少的技術亮點,但是這些技術,很難轉化為銷量,消費者很多都不知道這些技術。都面臨著集團內部品牌向上的任務,但是直至今日,兩個品牌都還沒有在高端市場站穩腳跟。兩個品牌的營銷都做的不是特別好,雖然投入巨大,但是收效甚微。
具體到兩個品牌分別來看,也各自有各自的問題。
上汽智己的車型,其實產品力非常強,L7發布時間太早,智能化跟不上,但是操控性是一流的,也搭載了不少超前的技術。其余車型,無論是L6、LS6還是LS7,都在同級競品之中具備極強的競爭力,而為什么銷量這么慘,我總結了三點。
外觀太過女性化,和產品主打的特點不符。比如說操控性出色、智駕第一梯隊。
營銷做得太差,各種營銷騷操作,敗壞了不少對于這個品牌的印象。
上汽之前的自主品牌,口碑較差,再加上中保研事件,靈魂事件,導致消費者對于這個品牌的觀感不好。
極狐汽車這邊,最開始和華為合作,走的是高端路線,但是后來發現,極狐的不可替代性并不明顯。目前,阿維塔、奇瑞、江淮等品牌均成為華為智能駕駛“朋友圈”的一員,極狐的不可替代性下降,而極狐的阿爾法S和阿爾法T兩款車型的售價均處于20萬元至35萬元價位,這也是新能源車型競爭最激烈的細分市場,有太多的產品,比極狐知名度更高,特點更鮮明。
另外,北汽之前走的網約車的路線,也讓不少消費者對極狐品牌產生了刻板印象,這也是短期內難以扭轉的。
極狐不得已走了性價比的路線。在剛剛結束的上海車展上,2025款極狐阿爾法S5正式上市,新車共推出5款配置,官方指導價區間為11.98-16.98萬元。零百加速最快3.7秒、寧德時代5C神行電池、高配的800V架構,性價比拉滿了。
目前來看,極狐汽車似乎已經找到了自己的解法了,那就是主打性價比,卷不過高端就卷價格,卷配置,殺入10-15萬級的市場,但是卷性價比,極狐真的能卷過吉利、比亞迪等一眾民企嗎?
智己這邊的問題更大,設計和產品的割裂,營銷打法方面的失準,空有好產品,卻面臨較好不叫座的尷尬,智己或許還是需要一次徹底的改革,從管理到營銷再到產品,從頭捋一遍。
無論是智己還是極狐,未來的前景依然不太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