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展上,有一位博主問了魏建軍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其發問:看了這么多技術和車,我們和豐田的差距,以及技術優勢在哪,魏建軍想了兩秒鐘,蹦出來了幾個字:
繼續學習!
長城是我了解比較深的企業,這家企業有一個點非常務實,是很多企業比不了的,那就是用灼熱的眼光去分析現有環境的客觀處境。
所以,在雷軍喊出“致敬保時捷”卻拿走Taycan設計理念、高喊“友商是xx”的狂放言論之后,在新勢力喊出“我們比保時捷工廠更好”的時候。
魏建軍的做法,是清楚了解長城和豐田之間的差距,依然非常大。
一般領導人的發言都代表企業的運營準則,我不認為魏建軍的“繼續學習”是承認了自己和豐田的巨大差距,反而能從這種客觀的言論中,知道自己和頂級企業之間的差距。
沒錯,豐田就是頂級企業。
2024年豐田汽車的全球銷量為1000多萬,領先第二名大眾集團超百萬銷量,國內三強加起來的銷量難敵豐田。
銷量只是一個方面,利潤呢,口碑呢,復購率呢?豐田更是在全球都擁有頂尖的優勢。
我去過長城總部很多次,直觀感受就是這家企業非常樸實,任何的策略都服務于產品,尤其是以魏建軍為核心的兩大團隊:研發、管理,更是在服務產品。
和其它企業創始人不太一樣,魏建軍本身就是做產品出身,他更懂市場需要什么,也懂車怎么做才能更好、更穩定。
也正是這種懂,讓魏建軍理解了目前的乘用車市場中,存在種種危機。
比如說,有的企業為了降低成本,提升定價競爭力,使用普通鋼板,酸洗、防銹處理工藝不到位,最后讓車主買單。
新勢力們為了縮短研發周期,使用門檻更低的增程技術,但長城一定要堅持只用直驅的PHEV技術,不為別的,就是為了用戶更高的安全系數。
為什么?
增程的問題在于高速、長途使用情況下,可能會出現動力失速的問題,這非常危險,但直驅的PHEV不存在這個弊端。
其還在上標配了Hi4四驅,保證在電車加速快的時代中,最基本的車輛可控性。
這些都是對安全、對產品保持的敬畏之心,有這種清醒的思維,魏建軍才能在營銷浮夸的時代中,喊出對豐田汽車的“繼續學習”理解。
只有認清差距,明晰自己的站位,才能真正在市場中做出成績。
去年,長城汽車在市場中完成了利潤增長、高端市場立足更穩的兩大成績,這是中國企業電動化發展的重要思路。
國產車沒必要持續打價格戰,價格戰的背后,是品牌形象降低、產品質量下滑的重要阻力,所以,魏建軍的邏輯就是鍛造內核實力,用扎實的用料、技術,來保證更好的用車體驗感。
其要做的是,在穩定質量的前提下,帶來逐步提升的市場口碑形象。
豐田在過去幾十年中,也遭遇了各種競爭對手的商業擊打、降價影響,但持續保證自己核心發展思路不變,才成就了今天的地位。
魏建軍要做的,就是穩住自己的發展思路,不在迷失的大環境中丟失自己的企業信仰,這才是最重要的。
當然,像他這樣清醒的人,已經很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