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樓市遇冷的數據讓人吃驚:上半年新房成交量同比下滑23%,二手房掛牌量卻激增40%。年輕人不買房,真的只是因為窮嗎?三大現實因素正在重塑樓市邏輯。

第一,房價收入比徹底"繃不住"了。深圳普通家庭不吃不喝要攢32年才能買房,90后結婚率跌破5‰,掏空六個錢包換水泥盒子,遠不如租房來得實在。
第二,政策調控把"擊鼓傳花"游戲玩砸了。三道紅線讓房企斷臂求生,限購限貸政策鎖死流動性,曾經閉眼搶房的投資者突然發現,房子真的會變成"不動產"。

第三,Z世代開始整頓樓市。這屆年輕人算得清賬:30年月供占收入60%,不如拿錢投資自己。某招聘平臺數據顯示,00后存款買房意愿比95后直降40%。

更扎心的是,央行連續7次降息,首套房貸利率跌破4%,可售樓處依舊冷清。這像極了超市打折卻無人問津——大家不是缺錢,是看透了打折商品的原價泡沫。當房子褪去金融屬性,回歸居住本質,年輕人用腳投票給出了答案:與其被房貸綁架30年,不如先活好當下。畢竟,租房也能結婚,存款還能旅行,這才是屬于這代人的清醒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