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手機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小米推出的小米 15 備受關注。作為小米 14 的繼任者,小米 15 在諸多方面與前代產品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新的變化。本文將對小米 15 和小米 14 進行全面的對比評測,深入探討它們在設計、屏幕、音頻、相機、性能、電池以及價格等方面的差異,為消費者提供選購參考。

一、外觀設計:延續經典,細微調整

小米 15 的外觀乍看之下與小米 14 極為相似,二者均將攝像頭置于左上角,且被統一在黑色方形相機模組內,品牌標識位置也無變化。但仔細觀察便會發現,小米 15 的相機模組線條更為流暢,同時 LED 閃光燈被移至相機模組外部的小縫隙處,這一改變使得小米 15 看似配備了后置四攝,實則依舊是后置三攝配置。

手機背板部分,小米 15 相較小米 14 更為纖薄,頂部玻璃也更薄。以特定配色為例,小米 15 采用了磨砂設計,而小米 14 為光滑設計,不過這或許與顏色選擇有關。在其他設計元素上,二者保持一致,音量調節鍵和電源鍵位于右側,USB-C 接口、揚聲器及雙卡插槽處于底部,且都具備 IP68 級防塵防水等級。
屏幕顯示:尺寸相同,亮度有別

小米 15 和小米 14 的屏幕尺寸均為 6.36 英寸,且同為 LTPO OLED 材質,最高刷新率均為 120 赫茲,都支持 HDR10 + 以及杜比視界。日常使用中,二者屏幕顏色表現相近,難以察覺差異。然而,小米 15 的峰值亮度高于小米 14,僅在將兩款手機亮度調至最大并從特定角度觀察時,才能發現這一區別。總體而言,兩款手機屏幕顯示效果出色,色彩鮮艷,黑色深邃,120 赫茲刷新率也能滿足流暢游戲和觀影需求。
三、音頻表現:配置延續,聲場未變
音頻方面,小米 15 延續了小米 14 的雙立體聲揚聲器配置,音量較大。但小米 15 的聲場表現欠佳,且小米在這方面未做顯著改進。若追求沉浸式觀影體驗,搭配藍牙耳機是更好選擇;若僅在沙發上日常觀看視頻,其自帶揚聲器也可滿足基本需求。
四、相機性能:參數相似,實際提升
從參數看,小米 15 的后置相機配置與小米 14 相同,均為 5000 萬像素主攝、5000 萬像素長焦鏡頭和 5000 萬像素超廣角鏡頭,且都由徠卡調校。但實際使用中,小米 15 的拍照效果明顯優于小米 14,尤其是在使用變焦功能時。小米 15 的長焦鏡頭采用了新傳感器,拍攝的照片更清晰,細節更豐富,相機界面的變焦選項也更多。

視頻拍攝上,小米 15 具備 “大師電影模式”,能使視頻呈現出類似徠卡拍攝模式照片的風格,而小米 14 無此模式,因此小米 15 拍出的視頻氛圍感更強。不過需注意,開啟 “大師電影模式” 時,小米 15 視頻拍攝最高為 4K 30 幀每秒,未開啟時則與小米 14 一樣,最高可達 8K 30 幀每秒。
五、性能表現:芯片升級,跑分有差
小米 15 搭載驍龍 8 Elite 芯片組,小米 14 則配備驍龍 8 Gen 3 芯片組,二者均有 12GB 運行內存和 512GB 存儲空間。日常使用中,二者差異不明顯,均可輕松處理各種任務,運行大型游戲如《原神》《暗黑破壞神:不朽》也無壓力,且能將圖形設置調至最高。

然而,小米 15 似乎未能解決小米 14 的發熱問題,玩大型游戲時同樣容易發熱。但發熱未對游戲流暢性產生明顯影響。性能跑分上,小米 14 安兔兔跑分約 190 萬分,小米 15 約 220 萬分,其他跑分測試結果也類似。有趣的是,小米 14 的讀寫速度比小米 15 更快。
六、電池續航:容量增大,續航提升
小米 15 在電池方面進行了顯著升級,采用 5400 毫安時鋰聚合物電池組,而小米 14 僅為 4610 毫安時。加之驍龍 8 Elite 芯片組更節能,小米 15 續航時間大幅延長。PC Mark 電池測試顯示,小米 15 續航達 21 小時 55 分鐘,小米 14 僅 15 小時 24 分鐘,小米 15 續航超出近 6 小時 30 分鐘,這意味著用戶無需頻繁充電。充電速度上,二者保持 90 瓦有線和 50 瓦無線的相同水平。

綜上所述,小米 15 在設計上有細微改進,屏幕亮度提升,相機和電池表現更佳,性能跑分領先但存在發熱問題且讀寫速度稍遜。若你是追求最新技術和更好綜合體驗,且手機使用年限較長需要更新的用戶,小米 15 值得考慮;若你剛入手小米 14 不久,可暫不急于升級。希望本文能為你在小米 15 和小米 14 的選擇上提供有益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