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上,榮耀CEO李健提出“物理AI時代”的愿景,強調“打開產業邊界,構建開放AI生態”。這一理念迅速引發行業熱議。而榮耀最新發布的AI PC 2.0戰略及MagicBook Pro 14等產品,更是將“AI自主思考能力”推向高潮。手機是否真的能像人類一樣“思考”?榮耀的AI布局又將如何顛覆用戶體驗?
一、技術突破:AI讓硬件“活”起來
傳統手機和PC長期受限于性能、續航、輕薄的“不可能三角”,而榮耀通過平臺級AI能力打破僵局。其核心在于:
1.HONOR Turbo X技術:六大AI引擎(感知、學習、決策等)深入芯片底層調校,實現性能、續航、靜音等六大維度優化。例如,榮耀MagicBook Pro 14在80W穩定性能下,續航達12小時,噪音低至17dB,甚至支持450米超遠聯網。
2.端側大模型:榮耀聯合高通、Meta將70億參數大模型引入端側,實現本地化處理,既提升效率又保障隱私。例如,端側智慧搜索無需聯網即可通過模糊語義查找本地文件。
3.主動服務能力:AI不再被動響應指令,而是預判需求。例如,榮耀手機能通過屏幕內容主動提供翻譯、摘要,甚至根據用戶使用習慣優化護眼模式。
二、交互革命:從“手動”到“自動駕駛”
榮耀AI戰略的核心是“重構人機交互”,其YOYO智能體2.0的升級標志著手機進入“自動駕駛”時代:
自然語言操控:用戶可通過一句話完成復雜操作,如“清理硬盤”“發送文件至iPhone”,甚至生成PPT和代碼。
全局意圖識別:YOYO助理能理解多輪對話和全屏內容,例如在Excel中實時翻譯、在網頁瀏覽時自動摘要。
跨設備無縫流轉:依托MagicRing信任環技術,Windows PC與iPhone、MacBook等跨品牌設備實現文件一鍵互傳,打破生態壁壘。
三、生態布局:開放與安全并重
榮耀的AI生態戰略強調“開放共贏”,同時堅守隱私底線:
跨系統融合:通過AI決策層,安卓、Windows、IoT設備實現數據共享與協同。例如,榮耀MagicBook Pro 16可同時連接8臺設備,服務流轉效率提升500%。
隱私保護:端側處理敏感數據,云端傳輸前脫敏加密。榮耀《隱私保護白皮書》明確“數據最小化采集”和“端側優先處理”原則,例如AI換臉檢測全程本地完成。
產業鏈共振:與英特爾、京東方等合作,將自動駕駛技術(如LOFIC)跨界應用于手機影像,推動國產供應鏈升級。
四、行業啟示:AI競爭進入“調校時代”
榮耀的實踐揭示AI終端未來的三大趨勢:
1.從參數比拼到體驗優化:HONOR Turbo X證明,AI調校能力比硬件堆料更重要。
2.端側AI崛起:IDC預測,2027年超60%的PC將具備AI能力,端側處理的低延遲和隱私優勢成關鍵。
3.生態開放成勝負手:封閉系統難敵跨品牌協作,榮耀加入互傳聯盟,率先實現全品牌互聯,或成行業標桿。
五、用戶價值:重新定義生產力與生活
對普通用戶而言,榮耀AI戰略的落地意味著:
效率飛躍:AI PPT生成、代碼創作等功能降低專業門檻,辦公效率提升。
隱私無憂:本地化處理避免數據泄露風險,如端側搜索和AI換臉檢測48。
設備無界:手機、PC、平板跨系統協作,文件傳輸、任務流轉更流暢。
結語
榮耀的AI戰略不僅是技術迭代,更是對“人機關系”的重新定義。從被動執行命令的工具,到主動理解需求的伙伴,AI終端的“自主思考”能力正在重塑我們的生活。而榮耀憑借平臺級AI、開放生態與隱私安全的三重優勢,或將成為這場變革的引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