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們來聊聊電腦圈最經典的“相親問題”——CPU和主板咋搭配?這倆貨就像一對情侶,搭對了甜甜蜜蜜,搭錯了分分鐘上演“你死機我藍屏”的狗血劇。我見過太多小白因為亂點鴛鴦譜,硬生生把i9塞進H610主板,結果CPU“餓得直哆嗦”,主板“燙到冒青煙”……
第一章
選尺寸,先看“房子”有多大
(主板尺寸:ATX、M-ATX、ITX的“戶型之爭”)
主板就像CPU的“婚房”,選多大得看機箱“宅基地”有多闊!
1. ATX大板(305mm×244mm)
圖片來源于網絡
- 適用人群:土豪、光污染愛好者、插滿顯卡的“海王”。
- 優勢:PCIe插槽多到能開網吧,散熱裝甲厚得像防彈衣,供電堆料堪比發電站。
- 經典CP:i9-14900KF配華碩ROG Z790 Hero,倆字——奢華!
- 缺點:機箱沒個全塔尺寸?別想了,這貨比你家微波爐還占地方。
2. M-ATX中板(244mm×244mm)
素材來源于網絡
- 適用人群:精打細算的性價比戰士、不想搬磚的上班族。
- 優勢:比ATX便宜500塊,少兩條PCIe插槽?反正你也用不上!代表作微星B760M迫擊炮,江湖人稱“丐幫幫主”。
- 經典CP:i5-14600KF配技嘉B760M魔鷹,穩如老狗,省錢買排骨不香嗎?
3. ITX迷你板(170mm×170mm)
素材來源于網絡
- 適用人群:極致空間控、宿舍黨、信仰充值玩家。
- 優勢:巴掌大就能塞進手提箱,出差打游戲?老板以為你在加班!
- 致命傷:供電縮水、散熱捉急,i7以上CPU慎入!別問我怎么知道的,當年用ITX板配i7-13700K,散熱器差點原地起飛……
選購口訣:
> “大板玩擴展,小板摳預算,ITX為信仰買單!”
> ——來自一位被ITX機箱夾過手的工程師
第二章
芯片組,CPU的“戶口本”
(Intel vs AMD的“戶籍大戰”)
芯片組決定了CPU能找啥樣的“對象”,選錯直接“黑屏警告”!
1. Intel陣營:
素材來源于網絡
- H系列(H610/H710):經濟適用男,專供i3/i5非K處理器,內存鎖死DDR4-3200,超頻?想都別想!適合預算吃緊的“鋼鐵直男”。
素材來源于網絡
- B系列(B760/B860):中產小資,支持K處理器降壓,內存能飆到DDR5-7200,代表作華碩TUF B760M重炮手,江湖人稱“平民超頻神板”。
素材來源于網絡
- Z系列(Z790/Z890):霸道總裁,解鎖CPU+內存雙超頻,i9的御用座駕。但注意!i5非K配Z790?好比給五菱宏裝V12發動機——純屬浪費!
2. AMD陣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