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目標:
1. 掌握"觀察-聯想-提煉-表達"寫作思維路徑
2. 培養從生活細節中挖掘寫作素材的能力
3. 提升語言表達的生動性與思想深度
一、觀察:打開五感之門
范例引導:
展示一片銀杏葉實物/圖片,帶領學生完成觀察表:
感官 | 觀察記錄
視覺 | 扇形邊緣,金黃漸變褐斑
觸覺 | 葉脈凸起如老人皺紋
嗅覺 | 淡淡的枯草混合泥土氣息
聽覺 | 脆裂時"嚓"的輕響
教師指導:
強調"慢觀察":定格畫面,像攝像機般掃描細節
教授觀察公式:5W1H(何時、何地、何人、何事、為何、如何)
練習:觀察教室窗臺上的綠蘿,填寫觀察表
二、聯想:架設思維之橋
范例教學:
以銀杏葉展開聯想:
1. 相似聯想:金扇子、蝴蝶翅膀、奶奶的蒲扇
2. 相關聯想:秋天的校園、中藥鋪的銀杏茶、化石中的遠古葉片
3. 逆向聯想:春日嫩芽與秋日落葉的生命對話
4. 象征聯想:時間的信使、奉獻者的化身(葉落滋養土地)
學生活動:
思維導圖練習:以"教室的日光燈"為中心詞展開聯想
小組分享:"我的聯想最特別"競賽
三、提煉:淬煉思想之核
案例對比:
初稿:"這片葉子真好看,讓我想起很多事情"
修改稿:"葉脈中流淌著時光的故事,每道裂痕都是與風雨對話的勛章"
提煉方法:
1. 追問法:為什么選擇這個意象?它觸動我什么?
2. 聚焦法:在眾多聯想中選擇最具張力的切入點
3. 升華法:從個體經驗上升到普世價值
練習: 為"綠蘿觀察記錄"確定三個備選主題,投票選擇最佳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