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關稅聲明擾亂了市場,使其難以預測,這在第一季度的業績中有所體現,多家車企在公布財報后宣布調整或撤回全年業績指引。
其中,汽車雖一季度營收超預期達407億美元,但因關稅可能導致全年調整后息稅前利潤減少15億美元,決定撤回此前70億至85億美元的利潤指引。
Stellantis集團則因北美供應鏈依賴度高,宣布暫停業績指引,并采取裁員、關閉工廠等措施以削減成本。
通用汽車同樣因關稅政策撤回2025年業績指引,并暫停40億美元股票回購計劃,其首席財務官指出約半數在美銷售的車輛依賴加拿大、墨西哥及韓國工廠生產,關稅可能對皮卡等高利潤車型造成打擊。
歐洲車企中,大眾汽車雖維持全年營收增長5%的預測,但一季度稅后利潤同比下滑40.6%,旗下豪華跑車品牌保時捷下調了利潤預期。
特朗普政府雖于4月底調整政策,允許部分進口零部件稅收抵免及避免關稅疊加,但車企仍持謹慎態度。
行業分析指出,關稅導致的成本增加可能推高美國新車價格并威脅就業,而車企短期內需平衡本土化生產布局與電動化轉型投入,長期則面臨全球貿易環境不確定性的持續挑戰。
福特
福特汽車公司宣布,由于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推動的關稅政策帶來不確定性,公司暫停了其年度業績指引,并表示這些關稅將在調整后息稅前利潤中造成約15億美元的損失。
“我們仍無法完全了解競爭對手對這些關稅的應對措施,”福特首席執行官吉姆·法利(Jim Farley)對分析師表示,“但很明顯,在這個新環境下,在美國擁有最大生產規模的汽車制造商將具有顯著優勢。”
Q1財報顯示,福特一季度調整后的息稅前利潤同比下降63%,至10億美元,營收下降5%,至407億美元,但仍高于預期的約360億美元。由于消費者擔心關稅將推高價格,搶購汽車的熱潮推動了銷量增長。調整后的每股收益為14美分,低于上年同期的49美分,但好于分析師平均預期的2美分。
該公司凈利潤為4.71億美元,今年早些時候,福特曾警告稱,由于多個工廠的新產品投產帶來生產中斷,第一季度業績將受到影響。
福特Pro(商用車部門)本季度盈利13億美元,同比下降56%,主要因為批發量下降和車隊定價下滑。該部門的營收下降了16%,至152億美元。
福特Blue(燃油車部門)盈利9600萬美元,同比下降89%,營收下降3%至210億美元。
福特汽車公司旗下的電動汽車業務Model e虧損8.4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3億美元有所改善,原因是該公司電動汽車在美國的零售額在本季度增長了15%。
福特高管表示,預計關稅將使該公司全年成本增加25億美元,主要與從墨西哥和中國進口汽車的費用有關。該公司暫停了對華汽車出口,但仍從中國進口林肯Nautilus等車型。
公司高層表示,通過采取多項措施,包括使用保稅運輸方式將汽車從墨西哥運往加拿大,避開美國關稅,公司已成功削減約10億美元的成本。
福特預計今年其電動車和軟件業務將虧損達55億美元。自2023年以來,公司在該領域已累計虧損逾100億美元。
路透社獨家報道稱,福特已終止其打造下一代汽車電氣架構FNV4的高成本項目,因其開發過程中出現延誤并造成成本上升。
福特首席執行官吉姆·法利
針對該報道,法利表示,這一決定“在資本效率方面具有重要節省意義”。
今年2月,這家位于密歇根州迪爾伯恩的汽車制造商預計2025年的息稅前利潤將達到70億至85億美元。該預測并未將關稅因素考慮在內。
福特首席財務官謝麗·豪斯(Sherry House)表示,剔除關稅影響,公司仍有望實現此前的盈利目標。
據部分估算,特朗普對汽車進口加征的25%關稅,今年預計將為美國汽車制造商帶來逾1000億美元的成本。
特朗普上月批準暫緩對汽車零部件加征關稅,并為在美國本土組裝的汽車提供高達15%價值的關稅抵免,同時對其他關稅也給予一定減免。
Stellantis
Jeep母公司Stellantis也因關稅不確定性宣布暫停發布業績指引。
全球第四大汽車制造商Stellantis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為358億歐元(約合40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417億歐元(約合475億美元)下滑14%。該公司將此次營收下滑歸因于車輛銷量減少、從舊車型向新車型的銷售過渡,以及價格折扣的影響。
該公司首席財務官道格·奧斯特曼(Doug Ostermann)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由于美國汽車關稅帶來的不利影響令今年收入前景充滿不確定性,集團決定不再對2025年剩余時間的業務做出預測。
一季度該公司車輛出貨量為121.7萬輛,同比下降9%。主要原因是北美地區在1月經歷了較長的節假日停產期,導致產量減少;此外,車型更替帶來的銷售過渡期,以及歐洲擴大市場(Enlarged Europe)輕型商用車銷量下滑也產生了影響。
其一季度推出的新車型包括菲亞特Grande Panda、歐寶/沃克斯豪爾Frontera以及雪鐵龍C3 Aircross;而更新改款的車型則包括歐寶/沃克斯豪爾Mokka、Ram 2500 HD和Ram 3500 HD。
不過,得益于去年底發布的新款雪鐵龍C3和電動ëC3、標致5008以及歐寶/沃克斯豪爾Grandland等車型供貨量的增加,該集團2025年第一季度在擴大的歐洲EU30市場所占份額為17.3%,比2024年最后一個季度增長了1.9%。
此外,截至2025年3月,Stellantis宣稱在歐洲混合動力汽車市場保持領先地位,在純電動車(BEV)市場重新奪回第二名,市場占有率分別為15.5%和13.0%。
在美國市場方面,Jeep大切諾基(Grand Cherokee)和指南者(Compass)的零售銷量同比增長近10%,Ram 1500和2500的銷量也實現相似增長。2025年3月的新零售訂單量同比增長82%,創下自2023年6月以來的月度新高。
在南美市場,Stellantis繼續保持領先地位,市占率為23.8%,比2024年第四季度增長1.5個百分點。該增長歸因于集團旗下品牌在巴西、智利以及進口限制放寬后市場復蘇的阿根廷的強勁表現。
談到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推出的汽車關稅政策對業務的影響,奧斯特曼表示,盡管汽車零部件關稅暫時減免是“令人歡迎”的好消息,但目前仍無法預測Stellantis今年在北美的業績表現。
“第一季度的業績較低,是因為我們仍處于復蘇計劃的初期階段,”他說,“不過,一些積極信號表明我們正在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通用
通用汽車宣布,截至3月31日的季度,凈利潤降至28億美元,營收增長2.3%至440億美元。
該公司修訂了其2025年盈利預期,預計調整后息稅前利潤(EBIT)將在100億美元至125億美元之間,低于此前預期的137億美元至157億美元。這一調整反映了新征收的進口汽車及零部件關稅預計將帶來40億美元至50億美元的影響。
通用汽車的2025年業績指引還包括:歸屬于股東的凈利潤為82億美元至101億美元,低于之前的112億美元至125億美元;調整后的汽車自由現金流為75億美元至100億美元,低于之前的110億美元至130億美元。該公司并未調整其100億美元至110億美元的資本支出目標,其中包括其電池合資企業的資本支出。
這家底特律汽車制造商還預計在第二季度花費5億美元來修復本周因發動機問題在美國召回的近60萬輛SUV和卡車。
通用汽車首席執行官瑪麗·博拉(Mary Barra)在致股東的一封信中表示:“重要的是,隨著我們適應新的貿易政策環境,進一步加強供應基礎,并提升電動汽車的盈利能力,通用汽車的業務正在增長,并且基本面強勁。”
通用汽車首席執行官瑪麗·博拉
該財報考慮了特朗普政府本周對部分關稅措施調整帶來的“積極影響”,其中包括向汽車制造商補償部分美國零部件,并減少關稅對汽車行業的疊加效應。
通用汽車首席財務官保羅·雅各布森(Paul Jacobson)告訴投資者,公司仍然相信,通過“自助措施”,至少可以減輕30%的關稅預期成本增長。他表示,該財報已將這些措施考慮在內,但并未考慮今年40億至50億美元的影響。
通用汽車公布的第一季度業績超出華爾街預期,但由于汽車關稅預計將發生變化,該公司推遲了投資者電話會議和更新的業績指引細節。
博拉強調,公司的戰略是利用現有的美國生產設施,而不是將工廠從墨西哥遷出。她還表示,盡管成本上漲,通用汽車的目標是保持汽車價格穩定。
她還強調了通用汽車與政策制定者的積極互動,并表示“期待與特朗普政府就貿易和其他政策的持續發展保持密切對話”。她補充道:“我們正在與主要貿易伙伴進行持續的討論,這些討論也可能產生影響。”
大眾
由于制造成本上升導致利潤率下降,且美國關稅給這家德國汽車制造商的前景蒙上陰影,大眾汽車集團第一季度的盈利下降了40.6%。
該公司公布,截至3月份的三個月,稅前利潤為31億歐元(約合35億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51億歐元。集團營業利潤率從6%降至3.7%。
大眾汽車的盈利能力下滑,原因是其面臨歐洲工廠成本上升、產能過剩,以及關鍵市場需求疲軟的雙重壓力。與此同時,歐洲和美國的電動汽車購買情況并不均衡,而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的關稅措施也有可能進一步損害其利潤。
大眾汽車雖然維持了2025年的預期,但表示其高達5%的銷量增長預測并未考慮美國關稅的影響。不過,該公司表示,目前預計的營業銷售回報率將處于5.5%至6.5%目標區間的低端。
由于特朗普政府不斷通過附加條件、豁免和拖延等措施改變立場,歐洲汽車制造商難以評估美國關稅的全面影響。最近,特朗普簽署了一項指令,取消了部分外國零部件的關稅,并防止多項關稅疊加。此舉可能會降低對田納西州查塔努加和墨西哥普埃布拉生產的大眾汽車以及從歐洲進口的奧迪和保時捷汽車征收的總關稅。
大眾旗下豪華跑車品牌保時捷下調了利潤預期,理由是關稅影響以及電動汽車銷量低于預期。大眾汽車此前已提前公布季度業績,指出其營業利潤因特殊項目損失約11億歐元。其中約3億歐元的損失歸因于柴油問題以及美國關稅對3月份發貨汽車的影響。
這家德國公司表示,歐洲對其新車型的需求強勁,第一季度其訂單積壓量已增至近100萬輛。
特斯拉
特斯拉的麻煩更大。
受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對政府效率部門的領導以及他熱情的政治活動的影響,特斯拉的凈收入和營業額出現了急劇的負面轉變,其銷售額暴跌,經銷店遭到破壞。
特斯拉第一季度財務業績遠低于預期,凈利潤同比下降71%,至4.09億美元,合每股12美分。
在1月至3月期間,特斯拉的營收同比下降9%,從213億美元降至193.4億美元,低于華爾街的預測。特斯拉的毛利率從17.4%下降至16.3%。汽車業務收入同比下降20%,至139.7億美元。
如果沒有本季度的環境監管積分,特斯拉的汽車銷售將出現虧損。其通過銷售純電動汽車獲得的積分收入從去年同期的4.32億美元增至5.95億美元。
特斯拉將銷量下滑歸因于其最暢銷車型Model Y供應緊張,這幾個月其最暢銷車型Model Y加利福尼亞州、得克薩斯州、德國和中國上海四家工廠都在進行更新,導致了生產中斷。
特斯拉并未承諾今年的增長,并表示將“在第二季度更新中重新審視2025年的預期”。
馬斯克在與分析師的電話會議上表示,特斯拉是“受關稅影響最小的汽車公司”,但他個人傾向于“可預測的關稅結構”以及“自由貿易和降低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