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車展上市的紅旗天工06是第三款天工產品,但是上市不火、民眾不認,該車自帶的缺陷太明顯,滯后于中國汽車工業整體水平。
1、智駕體驗不好
智駕方面,天工06核心智駕功能需額外付費選裝,高階智駕捆綁銷售,體驗不好。
紅旗天工06宣傳時強調的“城市NOA領航輔助”“跨樓層記憶泊車”等功能,其實需通過付費選裝包(約2.5萬元)解鎖,而基礎版僅提供L2.9級輔助駕駛,實際智駕體驗與上市宣傳存在很大落差。
其無圖城市領航輔助等宣稱“標配”的功能需通過OTA也需要付費升級才能啟用,形成“硬件預埋+軟件訂閱”的隱性收費模式。
除了額外收費之外,紅旗天工06的智駕系統采用純視覺方案,缺失激光雷達,導致復雜路況下誤判率高(如彎道畫龍、泊車識別失敗),與競品的激光雷達+視覺融合方案形成代差。
紅旗天工06宣稱的“慣導三目視覺方案”在逆光、大雨等極端天氣下仍存在誤判風險,夜間行人識別距離較激光雷達方案短30%以上。當前版本對高空懸物(如橋梁限高架)的識別精度不足,需依賴高精地圖數據輔助。
紅旗天工06的自動泊車功能雖支持2000米記憶泊車,但對斜向車位、機械立體車位的識別成功率僅為87%,依賴激光雷達的頂配車型表現稍優。
紅旗天工06的智駕功能激活需通過多級菜單操作,緊急接管時易出現界面卡頓,部分用戶反饋“學習成本遠超預期”。AR-HUD導航信息與中控屏顯示存在邏輯沖突,復雜路口可能出現提示信息重疊。
紅旗天工06高階智駕功能依賴5G網絡服務,基礎流量包僅包含每月15GB,超出部分需額外付費,年均使用成本增加約1200元。
綜合來看,紅旗天工06的智駕系統在功能完整性和用戶體驗層面存在“付費分層”與“場景適應性”雙重缺陷。
2、充電與動力技術,雙雙滯后
作為新能源車型,充電技術和動力電池是主要指標。
紅旗天工06 高壓快充技術落地不足,官方宣傳的900V超快充技術(充電10%-80%需20分鐘、10分鐘補能500公里)僅適用于選裝高壓平臺的頂配車型,選裝900V高壓技術需額外支付1.5萬元,導致用戶實際購車成本提升,與標配800V平臺的競品相比性價比驟降!即便是花了錢,紅旗天工06的900V超充協議與第三方充電樁兼容性差,實測非紅旗自營超充樁的充電功率僅為標稱值的60%-70%(峰值功率低于300kW)。紅旗超充樁布局滯后,一線城市覆蓋率不足30%,用戶難以享受宣傳中的快充體驗!而基礎版全系沿用400V架構,實際充電效率與主流競品存在代差。
在動力電池方面,紅旗天工06的雙電機四驅版雖標稱續航660km,但高功率電機(峰值520kW)導致實際能耗達18.5kWh/100km,冬季續航縮水至400km以內,頻繁充電需求加劇補能焦慮。
該車使用的磷酸鐵鋰版本(520km續航)低溫性能差,-10℃環境下充電效率下降40%,快充時間延長至1小時以上。
紅旗天工06的電池管理策略保守,充電末端(SOC 80%以上)強制降速保護,從80%充至100%需額外40分鐘,與競品全域高功率策略形成差距。
另外在電池安全方面,紅旗天工06雖然采用六面體堡壘技術(電芯間填充航天隔熱材料),但高壓快充時電池溫升仍達12℃/分鐘,觸發熱保護頻次高于行業平均水平,長期使用耐久性存疑。
綜合來看,紅旗天工06電池充電技術存在高壓平臺選裝門檻高、實際補能效率未達預期、能耗管理粗放等核心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