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山東省汽車市場在政策與市場的雙重催化下迎來歷史性爆發。數據顯示,2025年1-2月全省汽車銷量達38.6萬輛,同比激增32%,其中2月單月首次突破20萬輛大關,創歷史新高。 而在新舊動能轉換的劇烈碰撞下,汽車市場逐漸呈現“冰火兩重天”格局。
新能源車在政策補貼扶持下一路高歌猛進,滲透率飆升至58%;10萬-15萬元車型占比68%;比亞迪、特斯拉等品牌通過紛紛通過降價搶占市場。反觀傳統燃油車,則在一輪輪價格戰中加速市場洗牌:日系品牌份額下滑至18%;德系以“三年保值回購”策略維穩;而喊的愈發熱鬧的“一口價”燃油車,8萬-12萬元區間短期銷量占比55%,但在2月下旬增速已回落至5%。
國補+省補
釋放120億消費勢能
截至2月25日,全省累計受理老舊車置換申請9.7萬輛,帶動新車消費規模超120億元。其中,新能源車單車補貼最高3萬元,疊加車企降價,不少入門級車型補貼后價格已經下探至5萬元以下,而10-15萬元的主力車型則占到銷量的68%左右。傳統燃油車方面,不少品牌通過推出“購車送保養”“高殘值回購”等激進政策鎖定保守型消費者,但據終端統計,成交均價較去年同期仍下降20%左右。
消費決策變遷
“全周期成本”成關鍵考量
記者走訪濟南多家4S店發現,購車需求也呈現鮮明分化。據某品牌4S店銷售經理李先生介紹,如今到店的客戶中,大概有60%以上的消費者,是沖著新能源車型用車成本低和補貼直降下單的,但仍有30%多的客戶則因電池壽命和續航焦慮、充電便利性等疑慮放棄購買。 另一方面,仍有不少“保守派”堅持購買燃油車的車主。“燃油車的保值率相對較高,而且維修成本低,現在推出的‘一口價’車型也不錯,雖然可能是庫存較久的車型,但是我覺得價格降到位了其實性價比還是很高的”市民王女士表示。
新能源市場下沉
燃油車打響“保衛戰”
在以特斯拉、蔚來為代表的高端新能源品牌,主攻濟南、青島等市場的同時,五菱、哪吒等品牌也在悄然完成布線,通過“充電樁下鄉”計劃逐步打開新空間,攻占縣域市場。與城市居民相比,農村消費者利用居住便利條件,大都呈現“購車即裝私樁”的特征。據統計,像淄博、濰坊等三線城市,目前充電樁覆蓋率突破60%,鄉鎮換電站實現70%的縣域覆蓋。 另一方面,面對市場份額持續下跌的危機,傳統燃油車企也紛紛采取自救措施,如收縮產品線、轉型“油電雙展廳”、創新金融模式等,以求“絕地求生”。
總結
綜上所述,2025年山東省汽車市場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新能源汽車與傳統燃油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新能源汽車憑借政策支持和市場優勢快速普及,傳統燃油車則在變革中尋求轉型,消費者購車決策的演變反映了市場的深刻變化。未來,山東省汽車市場將持續探索新路徑,為汽車產業的健康發展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