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汽車市場持續的價格戰中,汽車經銷商們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同時也積極探索著轉型之路。近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簡稱“流通協會”)發布了《2024年全國汽車經銷商生存狀況調查報告》(簡稱《報告》),揭示了當前汽車經銷商的生存狀態和應對策略。
盡管2024年的汽車市場在報廢換新和置換更新政策的推動下,呈現出溫和回暖的趨勢,但車市的競爭卻愈發激烈。車企與經銷商普遍采取“以價換量”的策略,試圖通過降價來拉動銷量,然而這一舉措也給經銷商帶來了更大的壓力。《報告》指出,超過八成的汽車經銷商遭遇了價格倒掛現象,新車銷售的毛利貢獻更是降至-17.7%,顯示出新車業務正面臨嚴重的虧損。
盡管車市價格戰愈演愈烈,但2024年國內乘用車市場依然實現了穩健增長,累計零售量達到2290萬輛,同比增長5.5%。同時,48.2%的經銷商超額完成了年度目標,這一比例較上一年度有了顯著提升。流通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兩新”政策的推動下,下半年的汽車消費需求得到了有效釋放。
盡管整體銷量目標完成度有所提升,汽車經銷商的滿意度也有所改善,但新車銷售業務依然面臨諸多挑戰。由于任務目標高、價格倒掛嚴重等問題,經銷商對新車業務的滿意度相對較低。據統計,2024年乘用車經銷商零售總額達到4.8萬億元,同比增長2.1%,但價格戰導致的市場損失高達1956億元。
價格戰的持續使得經銷商的新車銷售額大幅下降,新車銷售毛利更是陷入負值。《報告》顯示,2024年經銷商新車銷售額占整體收入的75%,但同比下滑了7.1個百分點。同時,84.4%的汽車經銷商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價格倒掛,其中60.4%的經銷商價格倒掛幅度超過15%。乘用車市場的平均成交價也同比下跌了1.3萬元,市場折扣率高達17.6%,豪華車市場的平均折扣率更是達到了20.7%。
面對新車銷售業務的困境,汽車經銷商們紛紛通過發展衍生業務來尋求突破。售后和金融業務成為經銷商們緩解壓力的重要途徑。《報告》顯示,2024年汽車經銷商在售后板塊的收入占總收入的11.4%,同比提升1.6個百分點;金融板塊收入占總收入的5.9%,同比提升2.3個百分點。在毛利構成中,售后和金融保險的毛利貢獻分別高達61.6%和38%。
為了提升售后業務的盈利能力,大型汽車經銷商集團紛紛采用集團投建鈑噴中心、共享維修場地和設備等模式。經銷商們還積極承接外部品牌的維修與保養業務,以進一步拓展客戶群體和提升售后收入。同時,部分經銷商還開始布局汽車洗美等后市場相關業務,以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
除了發展衍生業務外,新能源汽車品牌也為經銷商提供了新的機遇。數據顯示,2024年新能源汽車獨立品牌經銷商(代理商)中有超過五成實現了盈利,新車銷售也表現出相對較好的盈利能力。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眾多汽車經銷商品牌開始轉型銷售新能源品牌車型,以抓住市場機遇。
例如,永達汽車等傳統汽車經銷商迅速與小鵬汽車、哪吒汽車等新能源品牌進行合作,拓展新能源車型的銷售渠道。同時,中升集團等龍頭經銷商集團也開始加速新能源汽車渠道網絡的布局,與賽力斯等新能源車企簽訂合作協議。阿維塔、騰勢等新能源汽車品牌也開始采用“直營+經銷商”的雙模式,為汽車經銷商提供更多的轉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