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二季度剛拉開序幕,合資品牌就傳來了好消息,包括東風日產(chǎn)、廣汽豐田、廣汽本田、長安馬自達等在內(nèi)的合資品牌,紛紛“曬出”最新成績單。可觀的訂單數(shù)量意味著,這場蓄謀已久的合資電動化反擊戰(zhàn)終于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被壓制的合資品牌,為何突然集體“活過來”?這場復蘇大戲的背后推動力是什么?
01
10元盲訂門檻低,馬自達玩出新花樣
在2025上海車展,低調(diào)已久的長安馬自達帶來了全新車型EZ-60。有趣的是,雖然新車剛剛?cè)蚴仔悖淹介_啟預訂,并且只要支付10元購車基金,就能獲得定額膨脹金,最后在購車時可以抵車款。由于預訂門檻低,且終止購車時能100%返還,吸引了不少車迷參與。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馬自達EZ-60的盲訂訂單已破萬。
除了預訂價格足夠吸引,EZ-60也有不少產(chǎn)品亮點。比如馬自達引以為傲的魂動美學設計理念,在EZ-60的身上也得到了傳承,出色的設計在一眾新能源車中頗為亮眼。內(nèi)飾則向新勢力看齊,配備了26.45英寸5K視網(wǎng)膜一體式大屏,巨幅3D HUD、電子外后視鏡和流媒體內(nèi)后視鏡。
雖然新車是基于長安EPA平臺打造,但骨子里還是馬自達的基因。從當前的訂單量來看,EZ-60很有可能成為馬自達的翻身之作。
02
日產(chǎn)N7、豐田鉑智3X,定價、產(chǎn)品更接地氣
進入2025年以來,可以明顯感覺到,合資品牌的戰(zhàn)略在變。其中變化最明顯的是,就是新車定價更接地氣,沒有合資品牌以往的高姿態(tài)。比如在今年3月份推出的廣汽,新車售價10.98萬元起。
作為一款合資純電緊湊型SUV,并且在配備了一段式端到端高階智駕和超大屏、大沙發(fā)的前提下,鉑智3X徹底打破了定價規(guī)則,也是豐田首款10萬級智能純電SUV。可以說,鉑智3X的定價甚至比部分新勢力車型還要低,讓本就火熱的價格戰(zhàn)繼續(xù)深化。
同樣敢于打破合資光環(huán)的還有東風。在合資品牌盛行的時代,東風日產(chǎn)以軒逸、奇駿、天籟等王牌車型備受消費者關注,是日系三劍客之一。如今處在轉(zhuǎn)型電動化瓶頸期,東風日產(chǎn)該如何打破僵局?
前幾日,預熱已久的東風日產(chǎn)N7迎來了上市,并在公布新車售價后迅速斬獲過萬輛訂單。業(yè)內(nèi)一致認為,N7的熱銷,意味著從燃油車時代的軒逸接過了下一代王者家轎的大棒。綜合來看,東風日產(chǎn)N7確實有暢銷的基礎,既傳承了日產(chǎn)一貫的大沙發(fā),帶來更智能更舒適的AI零壓云毯座椅,同時又適應當下用車需求,配備了同級少見的智能冷暖冰箱,以及內(nèi)置高通驍龍8295P座艙芯片的15.6英寸中控大屏,聯(lián)合Momenta打造的高階智駕系統(tǒng)。
可以說,用戶想要的舒適、智能,N7全都有。更關鍵是,N7售價11.99萬元起,價格競爭力也不輸自主品牌和新勢力車型。加上東風日產(chǎn)大廠背書,更容易獲得家庭用戶的青睞。
03
合資品牌,從未下牌桌
由于受到自主品牌的強勢沖擊,近幾年合資品牌的市場份額降低了不少。不但如此,在中高端市場,自主品牌也逐步掌握話語權,進一步吞食了合資品牌的生存土壤。上下失守,早已將合資品牌推入困境。
表面上看,合資品牌因錯失電動化、智能化技術的發(fā)展窗口,在新能源汽車上半場落后。又因長期保持合資品牌的高溢價準則,失去了用戶的支持。然而,在轱轆哥看來,這些合資品牌從未下過牌桌。
一方面,合資品牌深耕中國市場多年,既有外方的技術支持又有國內(nèi)車企的資源,供應鏈成熟可靠,研發(fā)生產(chǎn)的高品質(zhì)產(chǎn)品深得民心。即便一時間沒踩準市場風口,短暫掉隊,也能很快追上來。近期上市的廣汽豐田鉑智3X、廣汽本田P7以及東風日產(chǎn)N7等,都是極佳的例子。無論是高階智駕還是智能座艙,與合作伙伴深度定制的產(chǎn)品一推出,完全不輸新勢力。
另一方面,合資品牌在定價層面有著較高的話語權,可以從源頭控制造車成本,只要售價釋放出足夠的誠意,就能令消費者回心轉(zhuǎn)意。不得不說,只要意識到走進生存困境,合資品牌很快就能重新找準航向。
當自主品牌的市場份額屢次跨越50%大關,很多人說“合資已死”。但合資品牌偏偏又能在關鍵時刻,拿出有足夠競爭力的產(chǎn)品和定價,重新再搶市場。也就是說,此時此刻,才是合資品牌和自主品牌新一輪較量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