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自北京市朝陽區的31名學生來到抖音公司,在志愿者的帶領下,學習時下最熱門的大模型應用技巧。本次“跳跳糖AI科普助力緩解老年人親情陪伴問題工作坊—北京朝陽區試點活動”,由北京青少年創新學院朝陽分院主辦,抖音集團跳跳糖員工公益、深圳零一學院支持。在3天課程結束后,他們將自行開發“陪伴型AI智能體”,送給自己的祖輩;并且將在即將到來的新學期,與所在學校同學們分享經驗,帶動更多年輕人用人工智能解決社會問題。
在課上,跳跳糖員工公益的志愿者戴維德(化名)和云天(化名)帶領同學們認識豆包、DeepSeek、Coze等AI平臺,隨后分享了“豆包”應用實操,教學生用Coze平臺進行開發。為了提升趣味性,志愿者先要求同學們分組設計出一個背單詞的智能體,在這個過程中,高中生們掌握了編寫智能體的關鍵技巧。在入門后,同學們繼續設計自己的智能體,他們踴躍發言,有的要設計一款陪老人說話的智能體,聲音用自己的;有的要設計一款生活小助手類的,既可以分享生活小常識,播報新聞、天氣預報,還可以提示反詐等信息;還有的要設計一款擁有醫療功能的智能體,包括定時提醒服藥取藥,以及快速掛號等。
志愿者戴維德表示,自己的本職工作就是AI相關研發,恰好對本次志愿活動的內容有幫助,于是利用春節假期休息時間,特意為同學們準備了專門的培訓內容,一同與同事云天頭腦風暴了多次才確定了最終的教案。“做技術公益產生的效果是事半功倍的,此前我也參加過公司組織的為惡性腫瘤兒童做智能陪伴音箱等項目,也算有一些經驗。利用自己的技術優勢對社會產生貢獻,這對我來說很有意義。”
云天也表示,自己平時負責開源方面的技術工作,通過參與公司跳跳糖員工公益關愛腫瘤兒童的”彩虹熊熊“等項目,讓自己的技能得以發揮和傳遞,幫助大家解決問題,這一項目還獲得了全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金獎。“我之前給許多大學生等年輕人講過科普課,這次活動讓我與中學生直接互動,他們的吸收能力非常快、思維發散能力也很強令我意外。”
參與本次活動的來自北京八中高一年級的吳同學說,想給自己的姥爺做一個有回憶錄功能的AI智能體。“他年輕的時候是一位醫生,業余的時候還喜歡攝影。但是近幾年他的記憶力有所下降,我想用這種方式,讓他口述自己的經歷,幫他記住過往的美好的時光。”在參加完第一天的課程后,他認為Coze是一個很好的AI創作平臺,“不管是對有一點基礎知識的,還是從來沒有接觸過AI的小白,都有比較大的幫助”。
在該活動舉辦的同時,還有另一場“聯合國全球卓越青年領導力可持續發展項目”也同步舉行。此次2025 春季創新營主題為“科技賦能與氣候行動”,鼓勵青少年關注環境、清潔能源、氣候變化等全球性問題。來自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10多個城市的40名初高中生在抖音跳跳糖員工公益組織志愿者的帶領下進行學習討論。
志愿者琪琪(化名)雖然不是做AI研發出身,在公司數據相關崗位任職,但是她用更多實際應用方面的案例,深入淺出地帶領同學們快速了解大模型、氣候等方面的科普知識。她說,自己從本科到博士讀書時就一直積極投身公益事業,在加入跳跳糖組織后5個月已參與過81場活動,包括流動兒童AI教育、關注流浪動物、給盲童小朋友做觸摸書、助盲跑等,總時長近300個小時。
“跳跳糖”取自“字節跳動”的“跳”字,是抖音集團引導和支持員工參與公益的組織,截至2024年12月,跳跳糖志愿者累計已超13.9萬人,總公益時長超過47萬小時,自發成立超90個公益社團,已在全國38個城市組織開展了5500余場公益活動。
據跳跳糖活動組織負責人介紹,“我們一直鼓勵員工發揮自身專業所長做公益,其中,‘用AI做好事’是今年重點支持的方向。志愿者參與的熱情也很高漲,這次活動有超過300人報名,通過篩選確定了最終人選。參與分享的志愿者都是用自己春節假期休息的時間準備的內容。跳跳糖會根據實際為志愿者計入公益時長,不同的時長還可以解鎖不同的跳跳糖公益徽章,這鼓舞著志愿者的投入和堅持。
作為本次“跳跳糖AI科普工作坊”活動組織者之一的國務院原參事、經濟學家湯敏表示:“中國的老齡化是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也是一個老問題。以前我們只談建更多養老院、老人食堂,但沒法解決親情陪伴問題;只有在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新科技出來后,老問題才可能解決。此次‘一小幫一老’活動是一次社會創新:一方面是解決老人的親情陪伴問題以及老人面臨的人工智能鴻溝問題,一方面在培養孩子們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接下來,孩子們會回去推廣到全校、北京市,再慢慢推廣到全國,讓年輕人對AI應用理解地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