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智能工廠內,650臺機械臂構筑的汽車智造體系正演繹著中國制造的合規新范式:每51秒下線一臺新車,99%自動化率的車身車間內,8種型號新能源電池產線同步運轉。2024年,這家創造“歐洲每10輛中國車7輛鄭州造”奇跡的企業,更以3.16億元出口退稅反哺研發,實現了從“整車組裝”到“核心部件自主研發”的戰略跨越。
全國人大代表、上汽鄭州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上汽動力科技(鄭州)有限公司總經理丁波,望著GS6新一代發動機生產線感慨道:“上汽鄭州基地連續3年獲評納稅信用A級企業,對我們而言,合規經營不是束縛,而是打開國際市場的金鑰匙。”
回顧基地發展歷程,丁波對稅務部門的精細服務如數家珍:項目籌建階段,稅務專班量身定制“全周期服務清單”,將涉稅辦理時限壓縮70%;上汽動力科技(鄭州)有限公司成立時,“容缺辦理”機制讓證照審批與稅務登記同步完成;出口退稅“隨報隨審”模式使資金到賬周期縮短至24小時。快速的辦事效率讓企業充分感受到了高效服務的“春風”,政策紅利為企業發展注入了“稅動力”。
在丁波看來,稅企良性互動是提升納稅遵從度的關鍵:“稅務部門實時提示涉稅風險,及時答疑解惑輔導更正。”
丁波說,這種“服務+監管”的治理智慧,已成為企業合規經營的自覺行動——上汽鄭州基地連續3年獲評納稅信用A級企業,并帶動多家供應商建立稅務內控體系。這種合規自覺在跨境貿易中轉化為競爭優勢。
面對歐盟碳關稅等新型貿易壁壘,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稅務局組建“稅護航”專家團隊,量身定制《出口合規指南》,助力MG品牌在歐洲20余國建立市場優勢。2024年從鄭州發出的14萬輛出口車,正通過“四港聯動”通道駛向全球。
如今,上汽鄭州基地的合規實踐正形成“蝴蝶效應”,從荒地上崛起的這座“智造之城”,用每分鐘1.18輛新車的速度詮釋著:當合規經營與技術創新同頻共振,河南造新能源汽車必將帶著中國智造的榮光,駛向更廣闊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