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神龍汽車發布全新新能源品牌“HEDMOS示界”。這個自帶流量體質的名字剛一曝光,便引發聯想:“示界”與華為“問界”僅一字之差,是巧合還是借勢?
但對熟悉神龍的人來說,更大的疑問在于:作為擁有標致、雪鐵龍兩大法系品牌的合資車企,為何放著百年積淀不用,反而選擇去孵化一個全新的自主品牌?這個選擇背后,藏著神龍汽車在合資體系下的生存破局之道。
0
1
從「老三樣」到生死突圍:神龍為何必須造出「示界」?
對于稍上年紀的消費者來說,“富康”這個名字承載著滿滿的回憶。作為曾經與捷達、桑塔納齊名的“老三樣”,富康堪稱一代國民神車。2014-2015年巔峰時期,神龍年銷量突破70萬輛。
但后來因為一些原因,2020年神龍銷量暴跌至5萬輛,隨后幾年神龍銷量雖短暫回升,但此時中國車市已進入激烈內卷期,合資股東PSA又與FCA合并為Stellantis集團,集團前CEO唐唯實將降本增效奉為圭臬,眼見中國市場不賺錢,不僅停止投資,還提議讓神龍走“輕資產”路線——這無疑讓神龍陷入“無牌可打”的尷尬境地。
為了盤活局面,東風集團一方面收購神龍工廠,另一方面試圖靠燃油車翻盤,甚至早在2018年就啟動了富康品牌,作為神龍旗下新能源子品牌通過雪鐵龍渠道銷售,形成了東風標致、東風雪鐵龍、東風富康“三駕馬車”的格局。
可惜富康推出的ES500、ES600、e愛麗舍等車型多為油改電產品,定價偏低,品牌形象逐漸被固化為“網約車”標簽,未能打動主流消費群體;另外,受新能源車沖擊,燃油車市場份額也一跌再跌。
東風集團清醒認識到:既然標致和雪鐵龍品牌自己無法做主,依賴外方技術的老路已走不通,那必須跳出合資框架,打造一個既繼承法系技術積淀,又完全貼合中國用戶需求的全新品牌——“示界”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埋下的伏筆。
0
2
示界06試駕:當法系底盤調校遇上中國路
其實早在2019年,東風就注冊了“示界”“HEDMOS”商標,比市面上其他“界”字輩車型早了兩年,那么,這個新品牌能否助力神龍翻身?
前不久,筆者試駕了示界06。
嚴格來說,示界06的三電系統與風神L7一致,并非傳統法系車,但它的核心差異化在于“法系底盤調校”。
我在金卡納賽道上把這車豁明白了,別看樁桶擺的賽道小,最能試出底盤真功夫。示界06(整備質量1770kg)用了前麥弗遜+后多連桿懸掛,還帶著標致雪鐵龍的CLDR賽車級調校,開起來確實有點東西。
高速急彎時側傾控制得很到位,車頭指哪打哪,后輪跟得緊緊的,完全沒有拖泥帶水的感覺。不會出現“拖屁股”或者“車頭推出去”的情況(老司機叫這“推頭”),新手也能感覺到車子很“聽話”。廠家說用了"快壓縮慢回彈"的懸掛設定,過減速帶時前輪"唰"地吸震,后輪"嗡嗡"消化余震,后排乘客基本不會顛得飛起來。
電池平鋪在車底,車身重心低,加上空氣動力學設計,開起來像貼在地上一樣穩,就算緊急變道,車身側滑也能控制住,電子穩定系統(ESP)介入時很“溫柔”,不會突然幫你剎車,感覺就像老司機在默默幫你扶著方向盤。
過減速帶時,前懸掛能快速“吃掉”沖擊,后懸掛的多連桿結構會把震動“拆開”,后排不會被顛得彈起來;走碎石路時,顛簸感被過濾得很細膩,但又能感覺到路面的情況,不會像坐船一樣晃,也不會完全沒感覺,開起來既有舒適感,又能知道車輪壓到了什么。
另外,方向盤輕重合適,轉向比例調得很“賊”,打一點方向車頭就有反應,連續變向時車身重心轉移很快,方向盤路感清晰但不生硬,新手微調方向也不容易出錯。而且轉彎半徑很小(5.4米),在掉頭、繞樁桶畫“8字”時,一把方向就能轉過來,比很多SUV靈活得多,特別適合城市里鉆來鉆去。
動力層面,160kW永磁同步電機帶來6.9秒的零百加速,卻刻意在電門初段預留虛位,避免了電動車常見的“竄動感”,跟車時腳感更接近燃油車,日常駕駛時動力輸出平順自然,急加速時推背感循序漸進,線性特征明顯;36.2米的制動距離,剎車腳感線性,動能回收與機械制動銜接流暢,賽道緊急制動時車身“點頭”現象微乎其微。
在金卡納賽道試駕示界06時,最直觀的感受是:它打破了“電動車要么傻快、要么生硬”的刻板印象。
0
3
15萬級紅海突圍:示界06的兩張「差異化底牌」
客觀來看,示界06通過法系底盤與東風三電的結合,在15萬級純電SUV中確實展現了越級的操控質感和舒適性。但示界06面臨的市場競爭堪稱“地獄難度”:2024年10-15萬元純電SUV市場:比亞迪元PLUS月銷3萬+,廣汽埃安AION Y累計銷量破80萬輛,新勢力車型更是層出不窮。但神龍手中握著兩張獨特底牌:
1.中國技術+法國調校
三電系統是東風自己研發的,電池散熱和保溫做得更好,效率比行業平均水平高15%;底盤則由PSA集團(標致雪鐵龍母公司)有20年經驗的老師傅親自調校,專門針對中國各種爛路(比如西藏的搓板路、東北的結冰路面)做了12萬次測試,既保留了法系車底盤穩的優點,又更適應國內路況。
2.性價比殺招:合資品質,自主價格
示界06售價可能不會高,甚至比同級別合資純電SUV(比如豐田鉑智3X、大眾ID.3)便宜2-3萬塊。
0
4
從市場換技術到技術融合,示界背后的行業啟示
從行業的角度看,示界品牌的誕生,標志著中國汽車產業從“市場換技術”到“技術融合”的轉變:當傳統合資模式失效,中方不再滿足于“代工廠”角色,不再依賴外方輸入整車技術,而是將外方優勢(底盤調校、制造工藝)拆解重組,疊加本土供應鏈(三電、智能座艙)的絕對優勢,打造更懂中國用戶的“新合資自主”模式。
這種“中西合璧”的模式,或許能為陷入困境的合資車企提供破局新思路——當合資品牌在新能源時代集體失語時,新合資自主”模式或許能開辟第三條道路。
當然,挑戰依然嚴峻。
如何讓消費者理解“看不見的底盤價值”?如何打破神龍“叫好不叫座”的歷史慣性?這些問題的答案,還有待解決。
但至少,示界的出現證明:在合資車企集體迷茫的當下,主動求變的勇氣,比完美的產品更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