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定義汽車概念的落地,很多功能并不是由硬件來實現的,而是軟件。比如導航、聽歌、輔助駕駛等。隨著功能逐漸增多,軟件系統也越來越復雜。復雜的軟件系統,往往希望能將硬件的性能利用到極致,以可控的成本承載整個軟件系統。為了避免硬件負載過大導致的卡頓等現象出現,需要微內核等操作系統內核從底層上協調、調度資源的使用。” 在2025年4月22日普華基礎軟件開源車用操作系統媒體發布會上,普華基礎軟件戰略研究院副院長肖堃解釋,微內核在汽車操作系統中的角色與作用。
所謂微內核是指,微內核將操作系統的核心功能進行了最小化設計,只保留了如進程管理、內存管理、通信機制等最基本的功能,而將其他諸如文件系統、設備驅動程序、網絡協議棧等功能都作為用戶態的服務器進程來實現。
“微內核操作系統在架構上提供了更高實時性、更高安全性和更高可靠性的保障。” 肖堃強調,這是汽車領域引入微內核的原因所在。
具體到微內核的作用,肖堃介紹:“基于微內核,第一,我們可以構建各種軟件系統,比如操作系統;第二,我們可以構建虛擬化軟件,支撐智能駕駛、智能座艙領域中多種不同類型的操作系統同時運行。”
普華基礎軟件副總經理兼戰略研究院院長張曉先強調,上述理念與產品,對于汽車行業可能稍微陌生,但是在智能手機等電子消費品領域非常成熟。與此同時,開源模式也已經經過市場驗證,成為業內認可的模式。張曉先舉例稱:“今天在信息技術行業,大概大部分的軟件里面,90%都是有開源軟件在里面的,幾乎不可能不用開源軟件開發自己的東西。”
基于上述理念與行業實踐,普華基礎軟件,以開源的方式進入車用操作系統領域,成為全球首家汽車操作系統開源的中國企業。
據了解,2023年5月,普華基礎軟件正式發布開源龘,是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車用操作系統開源共建計劃中首個微內核開源項目;開源小滿,由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普華基礎軟件聯合中國一汽、東風汽車、汽車等10余家整車及芯片企業共同宣布啟動,是全球首個規模化、量產級安全車控操作系統開源項目。
2025年4月22日,普華基礎軟件正式發布全球首個開源智能駕駛操作系統微內核龘EasyAda、開源安全車控操作系統小滿EasyXMen全新版本。4月25日,在上海車展,全球首個開源智能駕駛操作系統微內核龘EasyAda V2.1和首個規?;?、量產級安全車控操作系統小滿EasyXMen V25.04新版本代碼正式上線。
01 微內核龘EasyAda/小滿EasyXMen發布全新版本
“全球首個開源智能駕駛操作系統微內核龘、全球首個開源安全車控操作系統小滿,用40余萬行代碼打破了行業長期存在的兼容性差、適配成本高等難題,為國產操作系統在智能駕駛域填補了空白。”張曉先強調,兩款產品的問世對于中國汽車產業來說意義非凡。
面對智能汽車產業降本增效、創新提速的挑戰,普華基礎軟件先后于2023年2月和2023年6月啟動開源智能駕駛操作系統微內核龘EasyAda和開源安全車控操作系統小滿EasyXMen兩大開源項目。目前,已有34家整車企業,270家零部件企業及137所高校加入小滿社區,下載和克隆總次數10229次,社區累計訪問數41916次。
在4月22日的新版本發布會上,肖堃介紹:“開源龘EasyAda V2.1參考借鑒當前主流的第三代微內核設計理念,100%自主開發。通過開源共建,為汽車行業提供高安全性、高實時性、高兼容性的底層內核支持,支持高效構建實時操作系統(RTOS)、虛擬機軟件(Hypervisor)等系統軟件,有效適應和管理多種異構計算單元,并為上層系統提供標準化的計算和調度接口。”
目前,開源龘EasyAda V2.1新增對智能駕駛SoC黑芝麻的支持,新增對多核調度的支持,能夠支持較為完善的POSIX線程管理機制和調度策略。
具體到開源小滿,普華基礎軟件總經理助理王琴介紹:“開源小滿V25.04面向域控制器和區域控制器的開發要求,全面支持多核,在技術先進性和產品安全性等方面較上一版本均有提升,同時能幫助開發者大幅提高開發效率。”
作為開源小滿共建單位,一汽開發開源輕量化安全通信中間件,在開源小滿車控操作系統平臺上集成新增的軟件模塊,基于通用安全需求和AUTOSAR方法論,實現了通信數據及通信鏈路的安全增強功能。
02 微內核的選擇與開源的邏輯
“我們采用的最新的第三代微內核架構,并且是面向汽車的安全需求做正向設計,里面有比較多的安全機制。龘是完全自主開發的,代碼自主率達到百分百的微內核的操作系統。” 肖堃介紹,普華基礎軟件在此領域的技術路線選擇與具體工作。
“第一代微內核架構是美國大學所開發的,被蘋果公司所采用的Mach微內核。第二代微內核就是德國德累斯頓工業大學所開發的L4微內核,這個在學術界也是非常有名的,這個微內核在今天依然影響到了我們很多開源的項目。第三代是以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開發的seL4為代表的。”肖堃回顧微內核發展史并解釋道,之所以選擇第三代微內核架構,是因為其具備汽車領域要求的“高實時、高安全、高可靠”的特性。
不過,第三代微內核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肖堃介紹,因為第三代微內核的生態不完善,導致不像Linux用起來那么方便。因此,“在微內核三個特性的基礎上,還需要解決易用性和生態的問題。在傳統的學術派,或者說是教科書式的微內核基礎上,(我們)增加了很多特性,其中一大特性就是對國際規范的兼容。”
另外,當前一些開源的第三代微內核,出現于二十一世紀前二十年,設計初衷是適用于消費電子,缺乏對汽車功能安全等安全機制的考量。以及,該微內核需用用專業工具生成應用,具有較高的學習成本。對此,肖堃表示:“我們希望做一個更易用的微內核。我們遵循國際規范POSIX,做一個契合大家使用習慣,用起來更方便、理解起來更方便的微內核。”
目前,在迭代了5個版本之后,龘EasyAda已經解決了三個主要問題。
第一,可以實現便捷開發與高效適配。對于軟件與系統設計,肖堃分析:“操作系統對于芯片的適配,所涉及的知識點往往不在于程序設計和算法,而在于對硬件體系架構的理解,因此給操作系統芯片適配帶來困難。”對此,普華基礎軟件做了兩方面的工作:其一,提供仿真開發環境,擺脫物理開發板的約束;其二,將操作系統與芯片適配的代碼進行充分抽象,減少芯片間硬件差異對軟件的影響。
第二,可以兼顧高性能與高實時性。龘EasyAda,一方面,可以支持多核調度;另一方面,部分關鍵實時性指標在內核底層可以達到微秒級,向上層應用提供亞毫秒級的保障。
第三, 保障功能安全與信息安全。對此,首先,普華基礎軟件采用嚴格、規范的開發方式,所有代碼均符合MISRA C標準,為功能安全認證提供支撐;其次,控制代碼規模,便于進行充分的覆蓋測試,為未來通過形式化驗證提供可行性性;并且,還設計了完善的隔離機制與訪問控制機制,提供信息安全保障。
然而,普華基礎軟件對行業的貢獻并不止于此。張曉先表示:“我是做軟件工程師出身的。剛開始工作的第一個項目,一九九幾年的時候就用過開源,所以我對于開源是有自己的認識。當時我們有使用過國際開源,我覺得它本身就是提高開發效率的,也可以避免我們重復去做一些不必要重復做的事情。”
這是張曉先的初衷,用開源的方式滿足汽車領域降本增效的目的。
相對于消費電子領域,面臨的困難也是顯而易見的。張曉先分析稱:“在汽車行業開源其實比較晚,汽車行業相對傳統。長期以來,很多公司在做產品的時候,它是一個封閉的形式,特別是在過去燃油車的時代,產業鏈不夠開放,從整車企業到一級供應商到下面一級一級下去,代碼當然是保密的,用的也是汽車行業標準的一些技術、一些標準。”
即便如此,普華基礎軟件還是邁出了行業的第一步。“我們剛開始在2023年發布龘的時候,實際上我心里是打鼓的,因為在全世界的汽車行業都沒有開源微內核,我覺得開源會不會成功,能不能復制過來是有一些擔心的。”
事實證明,張曉先的決定與智能化發展浪潮之下的產業需求不謀而合。
張曉先覺得,小滿EasyXMEN發布之后,“效果出乎我們的意料。”其一,使用量大。下載使用小滿代碼的企業500多家,其中不乏傳統汽車企業、新造車勢力、外資企業等,這里整車廠有34家。其二,已經有一部分企業參與到了開源共建。整車企業比如一汽,開始將自己研發的代碼放在開源項目中。其三,芯片企業也積極響應。截至到去年底,與開源小滿適配的芯片已經達到158款,其中國產有20余款。值得注意的是,我們與阿里達摩院基于小滿已經完成了RISC-V的適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