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上海車展 E4 館,長安馬自達以 "技術輸出者" 的姿態,通過 EZ-60 與 MAZDA 6e 兩款全球化車型,展現中國合資車企的新能源技術實力。根據 "雙百翻番" 戰略規劃,企業計劃至 2027 年累計投資 100 億元,實現新能源車型銷售占比 90%、年產銷 30 萬輛的目標。

技術研發:從 "引進吸收" 到 "反向賦能"
作為馬自達海外唯一的全鏈條研發基地,南京研發中心已構建起 "中國創新 - 全球驗證 - 技術反哺" 的閉環體系。其自主研發的騏驥電池系統,在 800℃高溫火燒測試中實現 30 分鐘無明火,遠超國家標準;與博世聯合開發的碳化硅電驅系統,效率提升 12%,已出口至歐洲高端品牌。這種技術突破使長安馬自達成為首個同時獲得中歐雙安全認證的合資車企,MAZDA 6e 更成為首款進入歐洲市場的中國合資新能源車型。

制造升級:從 "本土工廠" 到 "全球樞紐"
南京工廠通過 90% 自動化率的柔性生產線,實現 3 分鐘下線一臺車的生產效率。其智能化質檢系統可實現 "毫米級精度" 管控,車身關鍵焊點合格率達 99.98%。作為馬自達全球唯一的新能源整車出口中心,工廠生產的 MAZDA 6e 已同步供應 67 個國家,首批 600 輛整車將于 4 月啟運歐洲。這種 "研發 - 制造 - 出口" 一體化模式,使長安馬自達在新能源領域的出口額預計 2025 年突破 50 億元。

市場布局:從 "國內競爭" 到 "全球博弈"
面對中國新能源滲透率突破 50% 的市場格局,長安馬自達選擇 "技術出海" 與 "本土深耕" 雙線并行。在國內市場,EZ-60 以 16 萬 - 22 萬元的定價切入中型 SUV 市場,憑借 "魂動設計 + 智能科技" 組合,直接對標特斯拉 Model Y;在海外市場,MAZDA 6e 針對歐洲用戶偏好優化懸架調校,在德國不限速公路實測中,以 5.6 米最小轉彎半徑實現高速穩定性與精準操控的平衡。這種 "本土化適配" 策略,使其在歐洲市場的預售訂單已突破 3000 臺。

正如長安馬自達總裁鄧智濤所言:"合資品牌的新能源轉型,不是簡單的產品替代,而是技術話語權的重新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