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樓市魔幻四月!主城新房單日狂賣436套,郊區卻暴跌73%?
主城新房單日賣出436套那天,售樓部擠得像菜市場。4月28號成都主城區新房成交量沖到436套,比去年同期多賣了三成。但同一周里,郊區的房子成交量直接腰斬再腰斬,暴跌73%。有人凌晨四點排隊搶房,有人轉身就看到售樓處冷清得能聽見回聲。
主城區賣爆的樓盤全是130㎡以上的大戶型。錦江區某樓盤開盤當天,銷售員手機響個不停,都是老客戶催著問"還有大戶型嗎"。反觀郊區樓盤,銷售經理說:"現在來看房的全是猶豫的,看了三個月還在問'會不會再降價'。"青羊區一塊地拍出2萬/㎡樓面價時,開發商們搶得搶破頭;簡陽的地塊卻無人問津,樓面價不到3000元/㎡。
二手房市場更像過山車。4月17號單日成交1213套,中介門店連夜加班打印合同。但到了28號,成交量暴跌41%,有房東凌晨三點在業主群發消息:"急降20萬,誰要簽?"王阿姨4月初剛花150萬買了套小三居,現在同小區同戶型掛牌價降到138萬,她直拍大腿:"早知道再等等。"
政策刺激正在失效。首付降到15%、取消限購這些大招,現在看起來像打在棉花上。開發商老李說:"現在購房者精得很,都在觀望關稅的事。"沿海工廠訂單減少,直接影響著成都購房需求——那些靠外貿老板撐起來的購房群體,最近明顯捂緊了錢包。
土拍市場冰火兩重天。主城區青羊區地塊溢價51%,民企國企搶著舉牌;龍泉驛某地塊卻流拍,開發商算完賬直搖頭。建筑工人老張在工地聊天:"主城地價兩萬三,這房子不得賣到四萬?我們工人工資才漲了五百塊。"
金融城房價要破10萬的傳聞正在發酵。房產中介朋友圈刷屏:"金融城核心區新盤內部認購,預存50萬抵100萬。"但城南某樓盤亮出10萬/㎡價格牌當天,售樓部半天沒進個人影。送孩子去金融城讀書的李女士說:"現在買套房能抵我十年工資,瘋了嗎?"
剛需族正在用腳投票。家住雙流的陳先生看了三個月房,最終選了城北某新盤:"主城買不起,郊區又怕降價,咬咬牙選個中間地帶。"但中介透露,這類"中間派"購房者現在最容易被開發商套路——先漲20萬再打折,實際價格沒降。
關稅沖擊正在改變購房邏輯。龍泉驛某汽配廠老板原本計劃換套大房子,現在整天愁訂單:"廠里效益不好,房貸壓力太大。"他的猶豫不是個例,4月最后一周,總價300萬以上的房源成交量直線下滑。
現在買房子到底是撿便宜還是接飛刀?金融城中介老周有自己的算法:"關稅影響要半年才顯現,現在買核心區房子至少不會虧。"但郊區樓盤銷售員小王卻說:"我們這價格已經到底了,再降就虧本了。"這場爭論在業主群里每天都在上演,就像火鍋里的毛肚,有人燙著吃覺得香,有人覺得咬不動。
成都樓市正在經歷1993年以來的最大分化。有人盯著青羊區地價計算未來房價,有人蹲在郊區售樓處等降價。這場博弈里沒有標準答案,就像火鍋底料——有人越煮越香,有人嘗一口就喊辣。但可以肯定的是,這鍋湯正在劇烈沸騰,每個人都在尋找自己的那口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