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二手房在經歷了3月的“大陽春”行情后,市場出現短暫性需求透支。4月二手房熱度回落,市區(含臨安、富陽)月成交量為9000余套,環比3月的12413套,下滑約25%。但相比去年4月的8404套,仍有近10%的漲幅。
4月,杭州貝殼平臺調價的房源中,漲價房源占比從4月的30%以上回落至25%。另外,4月貝殼平臺日均新增掛牌量環比3月下滑了14%。供需雙雙下降,也意味著市場活躍度的回落。而以價換量,仍是當前行情下,賣家的主流心態。

短期市場需求透支
4月杭州二手房成交量回落
經過3月二手房行情的火力全開,進入4月,市場需求表現為“后勁不足”。杭州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4月貝殼平臺日均二手新簽單量較3月下滑了36%;日均新增房源,環比3月下滑了14%;二手房日均客戶咨詢量、日均帶看量分別環比下滑21%和19%。最終,杭州市區4月二手房成交量為9000余套,環比3月下滑了約25%。
而背后的原因,除了3月的火爆成交,短期透支了市場需求外,還受到“房東漲價”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購房者的觀望情緒濃厚,市場需求進入新一輪調整期。
一位錢江新城二期的中介告訴記者,今年一季度市場呈現出的火熱行情正在慢慢降溫。以錢江新城二期剛交付的小區觀翠攬月軒為例,在3月初有了首套成交。據知情中介透露,這套房源新房價格約860萬元,二手成交低于新房價格。但看眼市場越來越熱,房東便毀約,并賠付了買家30萬元出頭的違約金。這套房源在3月底又被成交,成交價格比此前高了不少,大約是900萬元。“雖然漲價了,但最終成交價,房東也只保住了賬面上的本金,而買房的利息成本還是虧損了。”知情中介還告訴記者,觀翠攬月軒近期一共有6套房源成交,但成交價格基本上與新房價格相一致。比如不久前成交的一套173㎡,成交總價為1230萬元,跟新房價格無異。
錢江新城二期的中介表示,觀翠攬月軒的成交數據,也從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市場的變化。先是行情升溫房東想漲價,但在“買房市場”,購房者的價格敏感度極高,新的市場博弈就此展開。
申花熱度依舊最高
地價新高還在拉動成交
從4月成交前20的小區來看,申花依舊是熱度最高的板塊。其中星瓚頌錦府成交量繼續保持杭州第一,共網簽38套(4月數據為中介端成交,不含自主交易,下同),環比下滑了30%;其次是申花另一個次新房馥香園,4月網簽了31套;還有杭曜置地中心,網簽了26套。
申花板塊的熱度,很大程度上來自于區域地價新高的刺激。今年1月24日,申花民生藥廠地塊出讓,經過220輪激烈爭奪,最終被濱江以54.6億元的總價收入囊中,溢價率高達71.25%,樓面價達到了64834元/㎡,該價格也遠超申花板塊此前新房限價5.5萬元/㎡。當區域的房價天花板被提升,新交付的次新房性價比就大大提升了。
比如馥香園,2月成交17套,3月成交42套,成交均價在7.5萬元/㎡左右;星瓚頌錦府1月成交25套,2月成交21套,3月成交54套,成交均價在6萬元/㎡左右。在地價新高的刺激下,這兩個總價分別在1000萬元以上,和600萬元以上的高端小區,成交量甚至超過了大部分剛需小區。
另外受到地價新高影響的還有西溪誠園,3月總共成交了25套,4月再網簽18套。附近的中介表示,蔣村8.8萬元/㎡地價新高一出,西溪誠園的門店立刻多了不少看房的人。最近成交的房源里,有十多套掛牌已經超過了2年,還有兩套的掛牌時間甚至已經有6年了。
同板塊的西溪蝶園,4月也有15套網簽量,而在去年,西溪蝶園月均成交量只有個位數。